“弯道超车”,原是赛车运动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指利用弯道超越对手。近两年来,这一用语被延伸到科技领域,不少学者、媒体认为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中国有“后发优势”,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以“弯道超车”比喻危中有机,的确令人振奋。近年来,我国重大成果、专利申请、科研论文“井喷”,创新指数排名不断攀升,但同时关键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若能突破欧美技术垄断,实现“弯道超车”,对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乃至世界地位,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在科技领域,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心和士气,更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绩显著,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一些突出领域开始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科技产出比例偏低,产业核心技术、源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就拿“弯道超车”呼声甚高的人工智能来说,很多基础芯片我们并不能实现自主可控。如果无视缺“芯”少“魂”这一事实,妄言“弯道超车”,就可能面临重重危机,甚至陷入翻车的险境,此前的中兴事件已是敲响了警钟。
更有甚者把“弯道超车”的经念歪了,有的自作聪明,以期“借船出海”;有的急功近利,试图抄近路、走捷径;有的投机取巧,不惜弄虚作假。事实上,科研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才是正途。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科技领域的短板在原始创新,在基础研究。纵观人类科学史,没有一项原始创新是轻轻松松就实现的,没有一项基础研究是顺顺利利就突破的。以航空发动机为例,曾在英国罗罗公司工作20年的航空发动机专家王光秋说:“航空发动机研制不仅靠设计,而且靠试验和服役的积累,迭代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此外,原始创新也好,基础研究也罢,都带有灵感瞬间性、方向随意性、路径不确定等特点,是主观意愿勉强不来的,也是行政规划不来的。
“弯道超车”是刺激的、华美的,但也是危险的、致命的。在科研领域,即便“弯道超车”成功,前面也未必是坦途。毕竟今天的关键核心技术诞生于昨天的基础研究,而今天的基础研究又在以难以预测的方式创造明天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弯道超车”来逃避这一科学规律,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后续乏力。所以,与其相信“弯道超车”,倒不如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以诚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耐得寂寞、坐得冷板凳的研究精神,以更加包容、更加宽松、更加耐心的科研环境,在科研的跑道上不断超越自己。 本报记者 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