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能否避免这个陷阱,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中国很有可能甚至迟早会落入这个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不是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中国能否跨越这个陷阱?应当作出深入思考和理性回答。
“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究其原因,一是出自世界银行,某种程度上被打上了权威性的符号;二是它确实形象地概括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通向发达社会之路上的艰难和失败。应该说,“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揭示了生产要素投入与发展持续性之间的某种内在关系,也表明简单的要素投入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从学理上讲,中等收入并不是发展陷阱的必然条件,也不构成与最终发展结果的必定逻辑关系。
首先是外延界定含混不清。按照世界银行2010年的分类,人均国民收入(GNI,基本等于人均GDP)每年低于1006美元的为低收入国家,高于1227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目前世界上有86个国家或地区属于中等收入的范围。人均国民收入到底是刚刚达到一千美元多一点,还是已经超过一万美元,一个国家容易落入“陷阱”?世界银行没有说,也没有人能说清楚。
其次是内涵不甚准确,逻辑不够严密,学理上讲不通。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时候容易落入“陷阱”?当经济由低水平发展到中等水平时,代表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发展条件的较高收入水平反而成了一种“陷阱”,其逻辑含义是什么?收入的高低只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原因。经济增长是否落入“陷阱”,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组合以及后续的新生产要素,与是否处于中等收入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说确实有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开始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那一定是有其他原因导致这些国家难以越过中等收入门槛,而不是中等收入本身。
如果说中等收入的国家有什么发展陷阱的话,那是经济转型的“陷阱”,而不是收入的“陷阱”,只不过面临经济转型的国家正好多数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根据一般的国际经验,从中等收入阶段跃升到高收入阶段一般要经过20—30年的发展历程。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耗时长达40年甚至更久,有不少仍然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但韩国、新加坡、波兰、捷克、匈牙利以及智利等经济体,虽然耗时长短不一,但也最终摆脱了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说明跨越所谓这个陷阱的发展中国家与经济体也不是一两个。
一批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不能跃升至高收入阶段,都各自有其原因,其关键症结在于未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因此,陷阱在于经济转型艰难,而不在中等收入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7年世界银行首提“中等收入陷阱”以来,一些舆论就认为该陷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现在1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距世界银行所确立的高收入阶段不是渐行渐远,而是不断趋近。
首先,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看,超越中等收入阶段已经为时不远。201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如果按美元算,已经达到8836美元,早已处在上中等收入水平。如果按年均增长6%计算,到2023年中国的人均GDP可达12750美元左右(未考虑汇率变动因素),达到世界银行所确定的高收入阶段。
其次,经过长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国能够实现一个更长的经济增长周期。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行阶段,但增速基本稳定,始终没有低于6.5%以下,基本实现了L型的软着陆。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6.8%,不仅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而且显示出经济活跃度又重新有所加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指出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跨越时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技术创新没有相应跟上,产业无法升级;二是投资机会越来越少,资本要素作用基本殆尽。中国的技术创新的确有落后于经济的一面,但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还是呈现出显著进步,而且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处在明显领先的位置,否则,我们难以解释中国为什么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达到世界上工业化的较高水平,而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一水平。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转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得到体现。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升,近3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一直明显高于50%,今年上半年则达到78.5%,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周期。虽然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但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中国必将跨越这个所谓的陷阱。
(作者为江苏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