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八年持续艰苦攻关,我们最终成功研制出国产化超过95%的‘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大深度技术领域中拥有全面自主研发能力时代的到来。”在日前由省科协等举办的江苏科普宣传周上,“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在作特邀报告时,如此自豪地说。
位于无锡美丽太湖之滨的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是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重要研发基地,胡震就是该所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地球上70%以上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洋蕴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空间,掌握深海关键技术是我们国家确保深海安全的必由之路。”胡震表示。
“‘深海勇士’号是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的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我们开展‘深海勇士’号研发始于2005年,当时‘蛟龙’号已经开始海上试验,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了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还要去研究4500米的?”胡震解释说,“蛟龙”号是我国载人深潜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取得了很多的突破和辉煌的成就,但是许多技术基础并非非常扎实,也有一些技术来自国外,要想在深海技术领域获得全面突破或者自我超越,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在技术上进行深入研究,奠定我国在深海领域的技术基础。
在“蛟龙”号的光环下,胡震带领团队默默地开始了“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发。数年磨一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终获成功。
“通过去年的海试表明,‘深海勇士’号的总体性能、实用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产技术和产品使‘深海勇士’号在电能、潜浮速度、声学通信和自动控制方面拥有国际上同类载人潜水器独特的优势。”胡震介绍说,目前,“深海勇士”号已经在南海投入应用,其使用效能、经济性和可靠性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正是4500米载人潜水器这有力的“深蹲”,使得我国的深海技术及配套体系得以完善,使得我们从设计方法、基础材料到加工工艺的全链条实现贯通,使得我们有了继续向前实现超越的能力。
在4500米载人潜水器国产化技术取得突破后,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我国已启动万米作业系统的研发,包括万米深度的载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着陆器、滑翔机等,开始冲向“海底一万米”。
“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发仍然由我们团队承担,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关键技术,正在抓紧实施设备建造和测试工作,预计万米载人潜水器将会在2020年于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胡震展望,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是国际海洋工程界的顶级挑战,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万米深潜,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没有停歇,永不懈怠,力争创造新的纪录。
本报通讯员 范银宏
本报记者 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