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又要高考了。高考在当下的语境里是一个全民事件——它绝非仅仅与考生、考生的家长、考生的老师相关。
前两天,一篇北大才女的获奖作文《卖米》流行于网络,文中她对山区农民艰辛生活的亲身经历和细致描述让人震撼,并促使很多人再次反思贫困的话题。这样的反思有益且必要,但很少有人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最终通过高考考上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如果不是不幸英年早逝,那么她和她的家庭,凭借高考给予她、而她靠自己的才能和刻苦抓住的这次机会,肯定已经摆脱了“卖米”的艰辛,实现了阶层的向上流动。
这就是为什么高考是“全民事件”,为什么任何一道考题都会为全社会所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因为高考是一种提供“希望”和“信心”的制度,让困境者看到希望,让怀才者拥有信心。在我们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这样的希望和信心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有高考制度在,对任何一个人来讲,就有一个公平的“向上走”、改善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机会。全社会对高考的牵肠挂肚,已经跳出“鲤鱼跳龙门”的个体渴望,转为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和关心。
时至今日,教育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发展的不平衡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给更多贫穷学子提供向上流动机会的高考,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精准扶贫”,是整个社会资源的正向循环,是真正泽被后世的事情。《卖米》就是一例:因为此文,大山中的贫困学子,乃至贫困农民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帮助。所以,曾经出现过的对高考制度的质疑,同样也是需要质疑的。我们要修正的,不是制度的根基,而是制度的执行形式。要防止因为各种“素质评估”、权力渗透、考题“精英化”等让平民子弟,特别是农村孩子在考试中因为生活环境所限而具有天然劣势。
这两年,我们也注意到舆论的一个变化,就是批评高考“指挥棒”效应带来的“一考定终身”“高分低能”等弊端的声音相对要少一些了。这个舆论变化其实蕴含着非常有意义的进步:一方面说明社会对高考制度带来的“希望”与“信心”已经有了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能给民众带来“希望”和“信心”的制度或者说是机会越来越多了。这首先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逐渐雄厚带来的大专院校录取率大幅提高上,真正 “落榜”的考生会越来越少;然后就是社会的创业环境日益优化,高考之外实现向上流动的通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了。这种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提醒整个社会要尽可能多地创造类似高考这样公平而有效的“向上流动”机会,给更多的人以希望和信心。
最后,想对各位考生说,“范进中举”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成功机会,你们即将面对的考试,只是众多成功机会中的一个。即使这一次没有把握好,也会有其他的成功机会在前面等待着你——它们很可能更为精彩。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也有一份对你们的期待:你们要肩负的,是比成功机会更重的责任。你们通过高考的磨砺和大学的学习,将成为新一代栋梁。“中国梦”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拥有成功的机会,而成功的机会,需要全社会的奋斗来创造。作为未来的精英,你们责无旁贷——走进高考考场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出彩,也是为了让学弟学妹们的“考场”更广阔、更精彩。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