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新潮|用春节丈量时间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洪波   2018-02-09 07:46:00
曾经,时常听到“保卫春节”的声音,现在,这个声音已经显得多余。不只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不再有淡化的担忧。清明踏青祭祖的人群一直在堵塞出城的道路,端午的粽香一直浓郁,中秋月饼一直伴着人们举头望明月,春节也一直在万里归途的脚步中显示团圆的分量。而清明踏春、端午竞渡、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春节人情浓酽、礼俗怡人、安食闲住、社戏连场,更是生活诗意的总汇聚,我们的传统节日哪里缺了文化?春节就是以中国人的方式,来丈量自己的日子。只要春节仍然是中国人生活节奏的总调节,春节就仍然坚实地生长在人心里、土地里。中国人把一年中最隆重、最饱满、最红火的情绪给予春节,年味怎么可能淡得了?

  曾经,时常听到“保卫春节”的声音,现在,这个声音已经显得多余。不只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不再有淡化的担忧。

  和从前比,节日的过法真有不同吗?未必。清明踏青祭祖的人群一直在堵塞出城的道路,端午的粽香一直浓郁,中秋月饼一直伴着人们举头望明月,春节也一直在万里归途的脚步中显示团圆的分量。

  但“年味”的确改变了。曾经,“年味”是靠日常难得一见的食品堆积出来的,“忙年”何止在腊月,一年到头的劳作都在为过年准备费用。数千年来,人们视“年”为“关口”,过年才有肉鱼和小吃,才有新衣裳,才有梆子戏花鼓戏皮影戏。改革开放以来,过年才有的东西平时都有,过年不再费力,人们可能就有些失重,好像年味淡了,不那么够威够力。苦难能让人适应,这是韧性;好生活更容易适应,这是天性。人们接受了不再是“关口”的“年”,所谓“年味变淡”的说法并无根据。

  曾经,伴随“年味变淡”的错觉,还有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反思”:过年的核心应该是亲情和文化,却变成了购物与消费;过年是农业时代的习俗,不适合现代生活;传统节日讲究吃,缺乏诗意,等等。这些强作解人的“反思”,其实没有道理。

  今日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节日,哪一种不伴随着如潮的购物和消费?中国人“备年货”,外国人有圣诞购物,从赶集赶圩到百货商场再到网购,消费本身既是一种经济,也是一种文化。今日世界上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源自农业文明,是农业时代的习俗,几百年几千年都这么过,难道味道都变淡了?美食供应,几乎是世界上所有传统节日的共性,本身就是生活诗意的一部分。而清明踏春、端午竞渡、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春节人情浓酽、礼俗怡人、安食闲住、社戏连场,更是生活诗意的总汇聚,我们的传统节日哪里缺了文化?

  在那些“反思”中,实际上有一种谬误的对照:像圣诞节、情人节才是现代、诗意和文化的。这种参照,忽略了圣诞节也是农业时代的产物,也是购物和大餐的节日,也是大众生活的习俗,而在意洁白的桌布、摇曳的烛光、闪亮的杯盏、低回的絮语、精致的鲜花等等,仿佛这里面充满情调,由此而赋予一种“高级有内涵”、一种“品质被标示”的感觉。

  表面看,这种参照是要强化“跟上去、赶上去”的意识,满足一种“与世界同步、与国际接轨”的心理,其实是显示了某种文化的洗脑功能,好像那种生活习俗才是现代、高尚、有格调、有品位,有些人因此产生文化上的改宗和归附态度,以为本土文化落后。这是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臆想,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节日的某些习俗可能随生活形态的流变而赋形,吃穿不再短缺,拜年不再作揖,问候可以用微信。但,初一要互相祝福,春节要走亲访友,只有春节才有力量将人们都调集到回家的路上,这些都是无可改变的。生活将人们送往四面八方,春节将人们送回到母亲身旁,这就是“年味不淡”的标志,也是“年味不淡”的保证。

  春节是对历法节令和文化传统上一个重大日子所堆积的期待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的突然释放。在这种期待与释放中,人们所有的节奏得以总调节,一年一度,生活的紧张得以清零,人们的情绪得以舒缓,所有人在精神、情感和未来期许上再度启动。春节是中国礼仪和生活规则的总节制,是中国人共有的长时计量单位。时间的流逝本无刻度,昼夜与四季以自然的方式将时间变成周而复始的轮回,节日则以文化的方式量度时间,也度量自己的生命。

  春节就是以中国人的方式,来丈量自己的日子。它是与“国际时间” “办公时间”“生产时间”“会计时间”不一样的节律,它使所有时间节律随之而改变。短时间遵从钟表,长时间遵从农历,这种协调的节律也是一种中国智慧。只要春节仍然是中国人生活节奏的总调节,春节就仍然坚实地生长在人心里、土地里。中国人把一年中最隆重、最饱满、最红火的情绪给予春节,年味怎么可能淡得了?

标签: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文化;生活;习俗;中国人;节律;保卫春节;反思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