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记录|曾宝俊,在科学讲堂眺望复兴之路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 宁   2018-02-09 07:35:00
曾宝俊在课堂上。他是唯一一位来自小学教学一线的委员,与教授、学者一起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并执笔“技术与工程”部分,成为中国科学教育史上将“工程学”引入小学科学教育的第一人。几年后,一个养过毛毛虫的女生来学校看望曾老师,遇到一只毛毛虫,她抓住虫子放在鼻尖上,顽皮地笑道: “毛毛虫,你好!曾宝俊说,那一幕让他想起《小王子》里狐狸关于“驯养”的名言: “世界上原本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由于某些关系能够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互相依存… … ”当小女孩驯养毛毛虫时,毛毛虫难道没有驯养小女孩吗?

  从乡村小学教师到部编科学课课标专家

 
曾宝俊在课堂上。

  曾宝俊说自己与“科学”最初的亲密接触,是哥哥问他:“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空气流动形成风!”刚刚上过自然课的哥哥,自豪地告诉五六岁的曾宝俊。这个问答构成了曾宝俊事业的线索。

  曾宝俊说自己是苏北乡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娃,与大自然格外亲近,田野里那些花花草草,冬日里烧荒时的野火,烙在他的脑海里,其结果在40年后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是国家科学课课标制定者的特级教师曾宝俊,要把博物课纳入到科学教育领域。

  一个安慰奖打开探索之门

  1991年,中师毕业的曾宝俊被分到扬州市郊的新河湾小学,在那个只有6个教学班的村小呆了10年。曾宝俊感慨,那是非常重要的10年,自己很多的教学思想就是在那时起步的。

  1996年,一场胃病让曾宝俊暂别语文讲台,病愈后,领导让他为低年级教自然课——那时,“科学课”还叫“自然课”。曾宝俊突然想起小时候哥哥问他的那个问题,于是认真研究起来,没想到,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

  幸福的人,会找到让自己全情投入的事业或爱好。对于曾宝俊,自然课和后来的科学课便是那个幸福的事业。

  在曾宝俊的“收藏品”中,有一帧小小的证书:1996年扬州市郊区自然教学优质课评比三等奖。曾宝俊说,他刚接触自然课就迎来了这个评比,只得了个区级三等奖,“就是个安慰奖,只要参与就有。”

  然而,就是这个安慰奖,开启了他科学教育的探索之门。在村小,他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制定了一套《自然》大纲,编了一套“班本”自然教材,设计了一节节新颖的课程。执教《月相观察》,他魔术师一般引导孩子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执教《四季星座》,他建立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我的星座”,激发学生连续一年观察星星……此外,《昼夜的形成》《毛细现象》《热胀冷缩》《磁铁的性质》《花的解剖》《食物的营养》《声音的产生》……这些独创新课程使他从扬州同行中脱颖而出。

  曾宝俊自己都没想到,这些“尝试”,会使他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会在30年后成为国家科学课课标示范教学案例,影响全国亿万青少年。

  2001年,曾宝俊作为一线教师,参加了苏教版科学课教材组,结识了科学课全国名师路培琦、郝京华等。在课标征求意见会中途休息时,曾宝俊在走廊上遇到路培琦老师,谈起自己的想法,路老师说:“你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一定要发言!”当会议再次开始,路老师首先说:“曾老师有一些新想法,大家可以听一听!”于是,曾宝俊大着胆子介绍了在村小的“尝试”,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大家对新教材一筹莫展之际,曾宝俊把在村小编写的《自然》大纲提交给教材组,专家们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它成为第一版苏教版《科学》的母本。曾宝俊设计的《冷和热》也成为科学课的一个单元,课标附录的6个教学案例,3个是曾宝俊在村小的实验。

  来自乡村小学的曾宝俊,不久成为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2014年又被教育部课程中心聘为“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是唯一一位来自小学教学一线的委员,与教授、学者一起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执笔“技术与工程”部分,成为中国科学教育史上将“工程学”引入小学科学教育的第一人。

  为制定“技术与工程”课标,曾宝俊疯狂地学习,从入门小册子,到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光买书就花了两万多块。同时召集专业人士不断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把想到的有关概念写在卡片上,然后汇总,400多张卡片摆放在地上进行分类,画概念图,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小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为保证课标科学、严谨,曾宝俊“日思夜想”地推敲。晚上睡觉,枕边放着笔和本子,生怕灵感溜走;正睡着觉,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立刻摸黑记在本子上……每形成一稿就拿到课标组讨论,反馈之后再调整……曾宝俊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那里边保存着2012年以来每一年课标的修订版,每一年都有约30个修改版本。

  2017年,课标正式撰写修订完毕。与此同时,教育部发布改革章程,科学课重回一年级课堂。曾宝俊又想起童年时哥哥的那个问答,不禁感慨万千。在他看来,为了不在最新科技革命浪潮前掉队,必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做一条跃出水面看水的鱼

  从乡村教师到国家课标专家,曾宝俊的“蝶变”,离不开几十年来对课堂教学的“完美”追求。

  2004年,他从扬州调到江阴华士实验学校,当校长问他有什么条件时,他说:“让我做专职科学老师!”

  曾宝俊说,到江阴,是对自己的“人生清零”,抛弃原先在扬州的所有荣誉和地位,回到原点,定位于一个师范生,埋头于“小儿科”研究(“小学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简称“小儿科”)与课堂教学。

  江阴华士实验学校是一所开放的学校,各级各类活动层出不穷,国内的、国际的,竞赛的、研讨的等等,是适合“曾老师”的大舞台。在全国的各种观摩课、调研课上,他执教的《电磁铁的奥秘》《空气的存在》《人脑的研究》《一炷香能够燃烧多长时间》等科学课,让专家们啧啧赞叹,并情不自禁地同学生们一起互动。2008年,才30多岁的曾宝俊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天晚上,曾宝俊和妻子外出散步,捡到一个金属小圆环,边缘缺了一块,如同满月初亏。曾宝俊盯着金属环,沉思良久。妻子问他怎么了?他说:“这个小玩意象征着我目前的状态。我评上了特级教师,事业似乎达到了顶点。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小玩意像是在提醒我。”他把金属环转了一个方向,“刚才缺口朝右,是月亮由满转亏,现在缺口朝左,是月亮由缺向满。我要让自己记住,我现在还不完满。”

  追求“完满”的人总会看到“不满”之处。曾宝俊荣膺特级教师后不久,一次示范课上,一位非特级教师对他的课程提出了批评。

  “那真是一剂苦口良药啊!”曾宝俊回忆说,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我的课堂是不是在追求最优化?是不是体现我的思考?是不是有自己的风格?曾宝俊决心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完满”。

  此后,每一堂课都成了曾宝俊对自己的“考试”。演示、板书、互动、才情、智慧,调动想到的一切因素,有精心预设的“包袱”,更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曾宝俊的代表课。他开篇提出这样一个研究任务:用木块表示一个物体来模拟它的运动。标准答案是对木块施加一个力,木块会沿着力的方向运动。然而曾宝俊偏偏从无疑处连续发问:你打算用木块表示什么物体——水平运动的物体、垂直运动的物体、旋转运动的物体?世界如此之大,一块木块怎样表示那么多的物体?哪些东西可以代表木块?6个人共用一个木块,可以怎么研究?……他一步一步,如侦探小说般剥茧抽丝,最后给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一块木头”实质上是大千世界,正所谓“纳须弥于芥子”——科学教学不仅教授科学知识,而且引导儿童学习科学思维,甚至迈向哲学思考。

  这堂课上,曾宝俊从提出问题,到给出标准答案,到质疑标准答案,到提出新的问题……顶针般的逻辑推进使人屏住呼吸,紧追不舍,最后拍案叫绝。把科学课演绎得这般好听,固然需要教学艺术,更需要深邃的思考。

  很多老师听了曾宝俊的课会有强烈的距离感,曾宝俊说:那是因为长期的教研风格让我们很多时候只愿意欣赏围墙内的风景。爱因斯坦曾发问:一条鱼对于它生存于其中的水有多少了解?曾宝俊愿意做一条跃出水面来看水的鱼。

  女孩说:毛毛虫,你好!

  2017年,曾宝俊受邀来到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领衔新成立的科学教育中心。新的挑战,让他跃跃欲试。下学期,他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博物课教学工作。

  科学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什么要开设博物课?

  曾宝俊引用恩格斯的话说,“人是自然之子。”处在自然之中的小孩子,心思会更细腻更敏锐。“你看小孩子观察一只蚂蚁的时候,屁股撅得多高。全神贯注地体会自然,这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心智的修炼。”

  在村小教学时遇到的“毛毛虫事件”,更是触发他教授博物课的灵感。那年6月,学校里出现了很多毛毛虫,曾宝俊灵机一动,让每个学生养5条观察。起初孩子们嫌毛毛虫恶心,后来,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凤蝶,学生们由衷地惊奇、赞叹。几年后,一个养过毛毛虫的女生来学校看望曾老师,遇到一只毛毛虫,她抓住虫子放在鼻尖上,顽皮地笑道:“毛毛虫,你好!”

  曾宝俊说,那一幕让他想起《小王子》里狐狸关于“驯养”的名言:“世界上原本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由于某些关系能够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互相依存……”当小女孩驯养毛毛虫时,毛毛虫难道没有驯养小女孩吗?

  开设博物课,就是不要当教材的“顺民”,不要“以本为本”,而是让孩子有机会对大自然进行最直接的解读,“让想象惊涛澎湃,让创造狂潮怒卷”,这就是曾宝俊希望培养的“科学素养”。

  他真诚地对记者说,科学素养不高的国民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网络时代,文明的迭代总是以科技升级为标志,只有搭上科技变革这趟高速列车,才会迎来伟大的社会进步。

  记者 徐 宁

标签:宝俊;乡村小学教师;科学课课标;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毛毛虫;木块;博物;自然课;老师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