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新潮|愿天堂里也有奶茶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世康   2017-12-29 08:28:00
26日晚9点35分,我的微信群里爆出一条震惊的信息: “惊闻田主席刚刚仙逝!2012年8月底的一天,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全部评出后,田主席按惯例听取全体评委意见,想不到,在每年轮换中一半是新任的评委们提了好多意见,概括起来有两条:中国新闻奖是作品最高奖,但不难发现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等,这与最高奖的声誉怎能相符、怎么能当作精品?在评奖结束的那天早餐桌上,我和田主席一起喝奶茶。我们原本相约在江苏再聚,然世事无常,想不到那一次竟成永诀… …田主席,一路走好,愿你在天堂母子相聚,愿天堂里也有奶茶… 。

  26日晚9点35分,我的微信群里爆出一条震惊的信息:“惊闻田主席刚刚仙逝!”

  悲痛的潮水立即淹没全群:“两个多月前,在京开会,老爷子还在主席台上……多好的一位前辈!”“遗憾……评奖是夏天,但记得田主席总围着护腰。”“老爷子说他的胃不好,是保护胃的,不知道是不是……老爷子走好!”“八十以上,就算圆满。”“74。”“人间又少了一个好老头。”一位中央媒体的负责同志沉痛赋诗,“悼田主席——曾访仙乡足迹寻,美文忆母感人深。几番评奖识公正,好老头儿后辈钦。”……其时已近凌晨一点。

  我们这个微信群是2015年在北京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奖时建的,群内的人都是文字作品二组的评委,负责评报纸、通讯社的通讯、系列报道、副刊作品及版面等,共10人,分别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含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高校以及省记协,其中6人是第一次当评委。想不到仅仅近5天的评奖,就对其时身为评委会主任的中国记协田聪明主席留下了这么深的感情。

  我认识田聪明主席还在20年前。那是1996年年底,我到省广电厅工作两个月后,到北京参加广电部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主席台上坐着广电部领导班子成员,我旁边的浙江省同行给我一一介绍,当介绍到一位身穿平领黑呢中山装的瘦高个子时,他说:“田聪明,西藏副书记调来,现为二把手,曾经当过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那个形象,当时就鲜明地留在我脑海里了。我与田主席接触较多的一次是三年后的1999年,无锡成立全国第一个广电集团。现在来看整合电台电视台、整体转制成立集团这样的事,似乎很平常,但在当时,意见很不一致,就是在国家广电总局(其前身是国家广电部)也有不小的争论,而且不一致的双方都把问题上到原则的高度。要不要明确表态?这期间,已经身为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的田主席与我通了多次电话,具体了解无锡广电的相关情况,然后说,他将来参加成立大会,这是全国第一个,要旗帜鲜明地祝贺,支持,鼓劲!集团成立大会是在那年的6月9日上午,这些都不说了,这里只说一件生活小事。就是那次,受田主席的影响,我尝试了喝奶茶。记得吃早饭时,田主席要了牛奶,要了红茶,然后把两者勾兑一起,放一点盐,一杯又一杯地喝了起来,居然喝了六杯,而且是十分满足的样子。我很为好奇,田主席就边喝边给我介绍。他说他胃不好,奶茶养胃;他说奶茶是蒙古族早餐的必备品,一个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习惯,总有它的道理。他鼓励我试试,说要是能适应,肯定对身体有好处。于是,我就在他指导下泡了一杯,一喝,口感不错。令人想不到的是,从那一杯以后,一直到现在,我不仅一直喝,而且断不掉,无论去多远的外地,都会随身带着红茶。从那以后,奶茶也成了我和田主席之间联系的渠道之一。我离开广电后,他无论在新华社、全国政协、中国记协,每次来南京,都会提前叫秘书打电话给我,约第二天早上到他下榻的饭店喝奶茶。也是在我品尝第一杯奶茶的十几年后,田主席写了一篇泣血感恩之作《妈妈的心》,这篇催人泪下的文字浸透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读了之后,为之深深感动,也知道了他的胃不好,是一直吃不饱的苦难童年留下的后遗症。他的童年,足迹从陕北到内蒙古,放过羊,拾过荒,打过工,全家的衣食无着几乎逼使他母亲去跳崖……这样的人生创痛和心灵经历,在过早地损伤了他身体的同时,也同时沉淀成了他性格中的坚强和事业上的执着,以及对不公不平的嫉恶如仇……

  我再次与田主席接触多起来,是当中国新闻奖评委期间,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改革。他认为评奖放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对承办地在获奖数上给予倾斜,尤其是一等奖的倾斜(全国一等奖不超过50篇),这不公平。所以从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奖评奖一直放在北京。他认为,长江韬奋奖(中国最高级别的新闻人才奖)中领导者的比例一定不能高,他反复强调:在名利面前,干部要让给群众,职级高的要让给职级低的,在位的要让给离退休的。所以,对局以上领导干部获人才奖的比例,长江奖十名中不得超过三名,韬奋奖十名中不得超过四名,这个规定硬是执行到今。2012年8月底的一天,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全部评出后,田主席按惯例听取全体评委意见,想不到,在每年轮换中一半是新任的评委们提了好多意见,概括起来有两条:中国新闻奖是作品最高奖,但不难发现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等,这与最高奖的声誉怎能相符、怎么能当作精品?中国新闻界有些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超过获奖作品,为什么那么好的作品送不到评委们的面前?田主席认真听取并听进了这些意见,从2013年开始果断采取了两条硬措施:成立专家审核委员会,对所有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先行审核,凡发现在内容、语句、文字、标点符号上有明显错误的,分别标出,并提出取消参评资格、不得评为一等奖等处罚建议,供评奖办和评委会决定;另外开辟两个荐稿通道,一是自荐,记者只要寻得两个推荐者,可以把稿件直报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一是他荐,全国选择11个大学和研究所(后来扩大到17个),每年有两篇的推荐权。这两条措施精准回应了评委们的意见,江苏2015年所获中国新闻奖作品中,30%来自自荐和他荐。当然,对所有的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具体到每一年的评奖,又会遇到不少新情况,但田主席以不变应万变,他的不变是在评委会全体通过的评奖办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公平公正第一,这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

  2015年,是我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最后一届,这年年底,江苏省记协将换届。在评奖结束的那天早餐桌上,我和田主席一起喝奶茶。我们一起聊到了广电新媒体的发展,聊到了彼此熟悉的广电界老人,他还关心地问到无锡广电成立集团时老局长的近况。那天,因为评奖就要结束了,田主席显得很轻松,奶茶足足喝了七八杯。我们原本相约在江苏再聚,然世事无常,想不到那一次竟成永诀……田主席,一路走好,愿你在天堂母子相聚,愿天堂里也有奶茶……

标签:主席;中国新闻奖;奶茶;评奖;新闻奖;评委;广电;老爷子;中国记协;广电部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