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新潮:报社圆了我的大学梦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杨步才   2017-09-29 09:50:00
在新华大家庭的37年中,我当终身铭记的,是报社圆了我的大学梦。

  今年70岁的我,有37年是在《新华日报》的采编岗位上度过的。

  在新华大家庭的37年中,我当终身铭记的,是报社圆了我的大学梦。

  我不到20岁时,就在一家地市级机关报当记者了。我的入门学历很低,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师范生。那是文革初期的1967年春,有着光荣传统的《淮海报》派军代表,来到江苏省淮安师范选人,把我要到报社,编入记者行列。4年后的1971年秋,一纸调令,又把我调到《新华日报》,分在文教组跑教育口。一年后又奉派到淮阴地委当驻站记者。在淮阴记者站,我先后干了15年。这15年包含了我中途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脱产进修的两年。

  和我一起被选派到复旦大学进修的,还有常州记者站的汪宇张同志。那年我俩都35岁,还都有家有孩子。尽管家庭离不开我,但这机会实在太难得,我还是按时到复旦报到。原先说好进修一个学期,后来竟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长到一年,再延长到两年。要知道,延长一次,学校都要征得学员原单位的同意才行。非常幸运,我们报社就是这么好,每次都为我们开绿灯放行。正因为单位重视对后生的培养,才让我们有机会在新闻教育大家王中先生身边,系统地攻读了与新闻传播学相关的23门课程。两年脱产读书,我们工资一分不扣,报社还每天发我们三角钱的生活补贴。每天三角,每月九元,不少了,那时我的工资才刚调到每月54块钱。所以在复旦的两年,我倍加珍惜每一天、每堂课。23门主修课程,每门我都记了好几本笔记。在课堂上的狼吞虎咽,为我1984年走出复旦重返采编一线的“弯道超越”,备足了“助推剂”。进修回来重返职场第一年,我的一篇消息《突发的掌声和弗格斯的反悔》,获得了江苏省报纸好新闻年度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1984年到我退休的24年中,我共入账25个省部级以上的年度新闻奖。其中国家新闻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个,省部级一等奖11个,二等奖和三等奖各6个。

  2008年5月起,我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一边在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上班,一边组织了一个新华报业的老年合唱团,每周三上午排练两小时,继续享受新华大家庭的温暖。社领导为我们准备了专门的排练场,还购置了新钢琴。合唱团的名称也是社领导推敲核定的,叫“春华秋韵”合唱团。每年报社排一场新春联欢会,我们合唱团都要上台,展示一次退休老员工的风采。十多年来,我们唱了几十首歌,其中一首由我填词的《我的新华我的家》,每唱一次都有老同志动容流泪。歌词表达的是我们报社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我们共有一个家,光耀报坛叫新华。武汉重庆到南京,家风承传灿若霞。肩扛道义闯关山,笔起宏图昭天下。三更灯火撩青丝,五更鸡鸣捋白发。岁月难忘情难舍啊,我们的梦里都是你,我的新华我的家”。歌词写下的是我自己的心声,我相信也会是全体新华老报人的心声。

  (作者为原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