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泰州老城墙的前世今生

来源:泰州日报   2017-06-06 17:08:00

  泰州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南宋时期,泰州军民开挖城河、重修城墙后,奠定了“水城一体、街河并行、主干道十字相交”的古城格局,并保持至今。

  当年抵御过金戈铁马的雄伟城墙,如今只残存着望海楼一小段,它默默伫立于城河畔,吹过南唐的风,看过明时的月,沐过民国的雨,见证着泰州大地千百年来的时代变迁与历史沧桑。

  近年来,随着宋代涵洞、南水关、南城墙老照片的陆续发现,泰州古城墙的身影逐渐在人们记忆中清晰起来。这一段段的城墙遗迹,正在拼接出浩瀚悠远的泰州城历史,那城墙上每一块墙砖、每一处箭痕都真实记录着泰州先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斗志。

  多难兴城 南宋城池格局至今保持

  “汉唐以来,海陵逐渐成为城市,泰州的城市布局形态历经变迁。宋代以后,城市基本格局、城池变迁不大,基本在原地扩展。”在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据史料记载,泰州城始建于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唐代的海陵县城已经有了城垣。南唐昇元元年(937),海陵县升为泰州,管辖范围扩大后,首任知州褚仁规重新展筑了子城,并拓展了罗城。在古代,国家都城和地方上的州城与县城,往往都建有大小不等的外内二道城。外边大城又称“罗城”,内里的小城又叫“子城”,是治所的所在地。

  至此,泰州城池初具规模,并沿袭了里坊制,现代考古已发现城内坊名3个:大宁坊、常乐坊、祯实坊。后周显德五年(958),又更筑了罗城。北宋时,罗城易名为州城。

  南宋时的多次战乱促进了泰州城防体系的巩固和发展。建炎三年(1129),修缮加固城墙的同时疏浚了城河,并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外加修了月城,并各建了一座城楼。

  绍兴十年(1140),州守王涣在泰州城内沿城墙内一周,又分别开挖了东、西两条市河,加上原来的中市河和玉带河,泰州城内的水系成为了“三纵三横”的“田”字型。

  时隔21年后,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攻陷了泰州,决河淹城,纵火大掠月余,州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仅隔了四年后的乾道元年(1165),一场大火又席卷全城,百姓的民房几度烧尽,全城成了一片废墟,东西门大街(今迎春路一带)两侧渐渐荒芜为农田菜园,古城一度衰败。

  被金兵骚扰怕了的南宋王朝,将抵御外敌的城池看得更加重要。淳熙十年(1183)、开禧二年(1206)、嘉定十年(1217)、宝庆三年(1227),泰州州城相继四次大修,官府带领百姓重新修缮了城墙疏浚了城河,并建成了南、北、东三座水门(俗称水关),并在南城门和北城门的外城河上架了吊桥,在东门和西门的外城河上设立官渡。

  其中,南宋开禧二年的那一次大修由赵逢、翁潾、何剡、施宿等人先后花费六七年时间。此次修复光砖窑就开辟了100多座,甚至还动用了军队,规模很大。从此,泰州的城防体系更加完善,城池更加坚固。

  端平元年(1234),官府又再次整治城濠,加挖了城墙东南西北角外的月河(城角的河弯如月亮,故名)。城濠的宽度与深度比过去增加一倍。淳祐三年(1243)与宝祐三年(1255),又两度加固城垣,加宽城河,增开了月城和四门城河。这种宽阔城河的格局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城池坚固了,百姓又开始安居乐业了。随着战乱的减少,泰州城内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中国其他古城一样,贯穿南北门、东西门的大街成为城内的主街,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在今天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西南侧的升仙桥附近。这里是当年的商业中心所在,商贾云集、市井繁荣。而作为州治所在地,子城则位于城内的东北处,居民主要分布在城内,南城门外和北城门外也有不少居民。

  沧桑变迁

  元末战乱后烈火重生

  元朝末年,张士诚率领盐民在白驹盐场起义。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占领泰州,并在距离泰州城北五里多的一处地方建立了新城,设立了扬州义兵元帅府与州治衙门。

  在元末那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乱中,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恩怨为摧毁泰州城池埋下了火种。在张士诚立足泰州12年后的一天,朱元璋派遣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分水陆两路强攻泰州,朱元璋大军破城后,又用一把大火焚毁了百姓们苦心经营的泰州城。

  这场战火中,城中繁华的东西门大街被付之一炬,城池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满城荒芜,荆棘丛生,以至于直到解放后,城墙内的南半城许多地方还是农田菜地。城内的泰山生产大队、松林生产大队等地名,就是最好的例证。

  战争让泰州城池再次遭到毁坏,但明王朝的建起,又让泰州城池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明洪武初年(1368),官府开始兴工修复州城,再次在城池四个入口处修建门楼,并为东西南北门分别取名为“海宁门”、“阜通门”、“迎恩门”、“迎淮门”,四门均有月城,有水关沟通城内外水道。

  在修建城池的同时,一场“洪武赶散”的移民运动,使得江南等地的大批居民迁居到泰州。官府鼓励这些移民在泰州城内外开荒种地,泰州又一次历经劫难后恢复了生机。

  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了防止江水直冲下河,人们在州城北门外修筑起东西两坝,坝口和沿北城河地段逐渐成为交易集散地及盐务转运中心。从此,原泰州古城内的商业中心逐渐北移,西坝口一带成为泰州的商贾云集之地一直至今。

  历经多次战火的泰州城由此也进入一段相对宁静的岁月。在以后的明成化年间、正德年间、嘉靖三十五年、万历十四年、万历二十五年、天启七年、崇祯九年,泰州城墙和城河得到了多次大修。与历代的城池不同,明代的州城城垣有东、南、西、西北、北5边。东西南北四门各有一座吊桥和水关。

  历史的车轮驶入清代后,康熙十五年、乾隆三十二年、道光十八年、光绪十三年,泰州城池又再次得到了四次整修。其中,数乾隆时期的修理规模最大,也是泰州城墙有记录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

  这次修缮在地方志中记载非常详细:首先由知州王镐提出申请,总督高晋、巡抚明德会奏奉旨准行,淮扬道巴灵阿、扬州府知府杨魁督办勘估,共修缮城墙长7150多米,花费银两近十万两,整个工程分六个标段,每个标段派领工钱一万六千四百六十两五钱。整个工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完成,最后由总督高晋验收合格。

  在清代的历次修筑过程中,泰州城墙的西北角被伸展取直,城墙轮廓呈方形,除南北门外城河上设立吊桥外,西门外依然是设立的官渡,但东门外的城河被填埋后修成道路。

  抗战拆墙

  传教士留下古城旧影

  泰州城墙第一次面临大规模拆除,是在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当时,日机时常空袭各地古城,老百姓只能“逃警报”、“逃飞机”,这时候窄小的城门洞和城墙,成了逃生的障碍。加上城墙已失去在冷兵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反而会成为敌人占据后的一个有利地形。于是,当时的国民政府通令沿海各县拆城。

  1938年,几经战火、屡毁屡建的泰州千年古城墙,终于被一段段拆毁。为了动员全县(泰州时称泰县)所有乡村的百姓来拆除城墙夯土外的包砖,县政府还明令城砖可带回家抵算工钱。所以,泰州城墙的许多城砖至今仍散落在周边数百个乡村里。从此,高大的泰州城墙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时光转至上世纪50年代初,人们再次对残余的古城墙进行了清理。那一段段宽达10米左右的城墙残址被人们修建成环半城的马路。现今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就是在当年城墙残址上修建起来的。

  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截止到上世纪末,泰州古城墙仅剩东南角望海楼下一小段残垣。被拆除包砖后,城墙遗留下的黄色夯土好似一座小土山。1986年6月,这一段州城遗址被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8月,人们在这段州城遗址旁重修望海楼时,无意中挖出一段长约30米的宋代涵洞。

  该涵洞宽3米,长约20多米,涵洞周围还出土了一些完整的陶器,破碎残器、古钱币以及礌石。其中,礌石就是从高处推下撞击敌人的石头,也可穿绳后用作砸攻城器械。专家分析,这涵洞附近以前可能曾经是武器储藏室。

  如今,宋代涵洞、城墙遗址、城河,连同2009年发现的南门水关遗址,已一同作为泰州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千年的泰州古城墙究竟是什么样子?前几年,一组由美国传教士过去在泰州拍下的老照片对外发布后,让人们有幸再次感受到泰州古城墙的巍峨壮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州城四周由高大的城墙环绕,是泰州的地标,古城的象征。晚清至民国期间,一批美国传教士来到泰州传教、行医。游玩中,他们拍下了当时泰州城墙的雄姿。

  根据传教士们的描述,他们游览泰州城墙时,一般都是从南门沿着45度的斜坡上去,走到墙顶都会有点喘气。城墙方圆5英里,东、南、西、北4个城门。城墙由青砖砌成。砖块是平常砌房用砖的3倍大,长13英寸,宽6.25英寸,厚2.5英寸。城墙上面非常宽,也很高,东城墙外侧距地面有5层楼房高。

  那时的泰州,城内没有高层建筑,城外一片平原。站在城墙上,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向城外看,成片成片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城内一半是平整的农田,点缀着古塔、古庙、民房。传教士的小洋房、明德和美德学校的3层楼建筑,以及福音医院的小洋楼是泰州城内最高建筑。北门内外,街道两侧有平房和少数两层楼的楼房,商贾云集,商店林立,热闹非凡。相比之下,城内显得较为宁静。

  就这样,历经千年沧桑的泰州古城墙模样,在那一刻历史瞬间被定格在美国传教士的镜头下,也永远留驻在泰州人的记忆深处。

  南水关已重现天日

  作为古城墙的一处重要遗迹,泰州南门水关于2009年12月在铁塔广场修建人防工程时被发现。

  经考古发掘,南水关遗址共发现两期水关遗迹和吊桥基座,出土了一批宋以来的陶瓷瓶、铭文砖、钱币等文物。

  其中,早期水关遗迹平面呈“〕〔”状,全部用条石垒砌而成。晚期水关遗迹呈“Y”状,仅城外部分基础部位残存,为砖石混合建筑。水关底部有一层铺地石板,从南到北总长21.4米。

  该水关是为解决中市河穿越南城墙而修筑的。作为沟通城墙内外的建筑设施,在给城市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时,也保证了城内外水运的畅通。水关设立的吊闸在战乱时还可以阻止外敌来自水上的进攻。

  在望海楼宋代涵洞遗址曾出土大量的“海陵陆四五”、“泰州癸酉”的铭文砖。其中,前者在水关遗址也有发现,后者与在晚期水关的立壁和券顶上发现的“甲戌城砖”铭文砖规格相同。由此可推知,铭文中的甲戌年和癸酉应是两个相近相连的年份。宋代涵洞铭文砖上的癸酉被确认为南宋嘉定六年(1213),水关铭文砖上甲戌年当为嘉定七年(1214)。

  地方志中关于泰州城南水关修缮记录最早的是南宋淳熙十年(1183)。时任泰州知州的万钟修筑了泰州城东、南、北三处水门。据此,专家认定晚期泰州南水关的修筑年代为1183年。

  南水关的发现,是研究宋以来泰州城市布局和城墙建设的重要实物资料,不仅为泰州的城市考古提供了参考坐标,也为今后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坐标。

  逝去的北水关与老槐树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泰州人,一定会记得泰州北城门西侧曾经有一座北水关,水关旁有一棵古槐,老干中空,根须满地。也许是树根像树的脚露到了外面,于是人们就给这里起了个独特的名字“槐树脚”。泰州诗人程恩洋有首关于老槐树的诗:“水关桥畔古时槐,老干嶙峋傍水隈。桥畔人家蒙庇荫,多年雨露沐栽培。”

  清顺治初年,江都胡家河医术高明的张周士,迁居泰州时就住北水关南侧,大门正好对着河西的这棵古槐树。来此就医的病人过了北城门,看到大槐树,就到了张氏就医处。“槐树脚”又成了这位名医的代名祠。张周士居此十多代人,名声大振,“槐树脚”也伴随张氏悬壶数百年,成了泰州很响的一处地名。

  上世纪80年代,“槐树脚”西侧新建洧水市场,城建部门曾在古槐周围空出一块地方,并加了护栏,旨在原地保护古槐,但因处于人来车往的坡道上,撞击磨擦不断,时间不长,古槐就逐渐枯萎。

  如今,枯死的老槐树主干被搬到了泰山公园,建设部门专门为其新建了一座方亭,将老槐树的主干置于亭内作为文物陈列展出。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