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如何解开心结
“空巢老人”我们并不陌生,但最近又火了一个新词“空巢青年”——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带着自嘲的语气给自己扣上了这么一顶“帽子”。有人同意这样的定义,觉得很贴切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却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有闯荡的“中空”年龄段,这是人生必经过程。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些被新词“圈出”的特殊群体,他们之中不少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确值得人们关注。
独自打拼不信眼泪 狭窄空间缺乏寄托
这些自称“空巢青年”的人,究竟给自己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
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年轻人,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自居住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缺乏感情寄托,没有家庭生活。在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他们既是这里的独行者,也是这里的奋斗者。他们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二三十岁,在一线城市有份体面的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厨房有炊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切换,作息失调,不出门不洗头,眼睛常年布满血丝……
不仅是生活状态的描述,还真有这样一份权威的统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比例达12.45%,而在2000年,这一比例仅仅是8.3%。在这些独居人口中,“空巢青年”的占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三类青年心态不同 真正空巢是心“空”
“空巢青年”大多生活在大城市中,但他们也不能简单地被一个定义所概括,记者调查中发现,他们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被“空巢”打败的伪空巢青年,第二种习惯“空巢”但缺乏目标的久空巢青年,第三种是积极面对生活的战斗空巢青年。
这三类“空巢”代表着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用三个典型例子,分别看看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在南京做保险的赵杨是第一类,她具有“空巢青年”身上典型的孤独感。她告诉记者:“自己独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好的朋友是手机,即使是周末休息,也不会出门,而是自己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诚然,对于大多数在大城市打拼的“空巢青年”来说,他们既没有想回去的愿望,对未来生活又缺少规划,租最便宜的房子,可是若问他们想离开吗,其答案通常是否定的。这就是第二类“空巢”,就像如今已32岁的刘元,自从毕业就呆在北京,至今未婚,来北京后已经换过7次房子,“看看自己这些年攒下的钱,还不够首付的一半,”并且高强度压力大的工作让他也没有时间找对象,但他还是拒绝了父母让他回去的要求,“呆在这里,已经完全习惯了,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去接受新环境了。”
第三类就是像李珊珊这样的年轻人,她在广州已经待了四年,“在外面感觉是挺孤单的,但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父母对我的选择很支持,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新的体验,也会慢慢认识新朋友,机会也挺多的。”对于未来,小李十分乐观,她在闲暇时报了一个瑜伽班,且拿到了注册会计证,“我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当上一个财务分析师,过好每一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兰红告诉记者,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其奋斗群像,“空巢”更是几代人的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为真正建立自己的家庭前,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是否真的为‘空巢’,不是看几个人生活,而是看你的规划是否清晰,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为之奋斗且努力,真正的‘空巢’其实是心‘空’。”
常常孤独感“爆棚”多走动勿封闭自我
不论是真“空”还是假“空”,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确不容忽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不断交往来定义自我,建立关系,寻求消遣。而家人不在身边,习惯“宅”又高度依赖网络,对“空巢”青年的心理的确是个极大的考验。
陈兰红表示,这种问题常常表现在,独居久了而饮食作息不规律,莫名其妙的暴躁,不可抑制的空虚寂寞,迷茫成为常态等。“加之如今网络发达,为社交、生活等各各方面提供便利,使青年人可以更方便地逃避现实,但是,网络交流毕竟是虚幻的,缺乏真正眼神交流或是肢体接触,并不能与真实的社交活动画上等号,长时间下来,青年人反而会更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引起精神的压抑或焦虑。”她说。
如何排解内心的这些问题呢?陈兰红建议,首先,青年们应该多参加一些现实的公益活动,多接触社会,如可以参加一些敬老院慰问、帮助聋哑青少年的活动,在奉献中得到满足,找到自身价值;其次,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闲暇时间可以报一些兴趣班,多多锻炼身体,身体好也自然就会心情好起来;还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爬爬山,溜溜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互相交流,摆脱寂寞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会独处,适当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