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徐州段那些曾经的古桥
燕桥
荆山桥牌坊
现在弘济桥的位置,在清代曾有一座浮桥
明清时期建造浮桥、石拱桥都已是相当成熟的建筑技术。特别是浮桥建造已成为普遍和极经常的营造活动。徐州城自古地处“汴泗交流”,又为“淮(河)泗(水)都会”,元末明初,分黄河入泗水以“济漕运”,故此元明清时期徐州的桥极为众多。
“浮桥”
文献资料记载,徐州的“浮桥”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武安州之前。练鲁记有《徐州故城》外“浮梁驾连舴”。成廷珪在《悲徐州》诗中说,脱脱元军攻徐州城,“夜斫浮桥开”。
明代王梃《汴水桥记》曰:“徐故天下舟车要会,舟行者,溯‘二洪’、凌汴泗,虽险有常道。若行陆者,至城东门外必渡河(过桥)”。
明代嘉靖《徐州志·州治之图》所示,北来的运河在“汴泗交流”的正西古汴水河道有“云集桥”;古泗水河道有万会桥;徐州城东门外与东夹河洲相通之地有弘济桥。徐州城“实南北津要,驿使行旅为渡尤急”。这三座桥都是把船连系起来,“浮舟为梁”上铺木板的活动式“浮桥”。一般的浮桥除具备“桥”的功能外,还可作“关闸”使用。定时开启,收取通关税后,放行通航。夹河洲东有“新河”可直行南北“走船”,三座浮桥只作“驿使行旅”之用。
万会桥、弘济桥
“去城东二里有万会桥”,万会桥跨越古泗水,俗称“大浮桥”。在万会桥的位置元代建有石拱桥,年久“圮于水”。洪武十八年(1385)“比舟为桥”,始建为浮桥。正统年间(1436~1449)改作“架木为梁”的木桥。木桥称作“万会桥”。木桥损毁更易,“未几又坏”,才改作浮桥。朝鲜人崔溥在明弘治元年(1488)三月初四“过徐州”记,徐州城东运河上“以舟为桥,截河流,号为‘大浮桥’。桥之上下,樯竿如束。拨桥中二舟,以通往来船只,船过还以所拨之舟,复为桥”。
嘉靖廿六年(1547),鉴于“州城北有浮桥二(万会桥、云集桥)”;驿站、漕运府署都设在城东门外夹河洲,进城办事往来不便等原因,徙桥于东门外,因“其功甚弘、其利甚济”,改名为“弘济桥”。这也为《入明记》所印证,嘉靖廿八年(1549)二月“十七日……著(驻)彭城驿,即刻……上岸。经浮桥入城里”。日本使者入城所经过的浮桥,即弘济桥。此后不久又重建万会桥,“万会舟还旧所,益东门舟”。故城图上注有万会、弘济和云集,共三座浮桥。
云集桥
从《州治之图》可知云集桥在城北门外,跨古汴水(明代称黄河或小黄河)南北而建。元代时河道尚窄“垒石为桥”。明初“比舟为之”建作浮桥,俗称“小浮桥。”正统二年(1437)“坚筑两岸,修舟梁”。成化二年(1466)又“相继重修”。嘉靖十六年(1537)“联舟而加板于上,贯以铁索,施以栏楯(栏杆),名曰‘云集’”。
小浮桥比大浮桥的名气大,史书记载也多。西安碑林的《黄河图说》碑中就绘有“小浮桥”。“武宗正德三年(1508)河徙徐州小浮桥入漕(河),全(黄)河大势……尽趋徐邳出‘二洪(徐州洪、吕梁洪)’”;九年又记“至小浮桥入运河”。到嘉靖年间,黄河仍“下徐州小浮桥”。“嘉靖末小浮桥渐淤”。万历廿四年(1596),有“请浚小浮桥……以济徐邳运道”的记载。
燕桥
距徐州市区南约30里,铜山县四堡村西南3里,横跨灌沟河有座三孔洞的石拱桥,名叫燕桥。燕桥,东西走向,是当年南、北驿道的必经之地,附近建有驿站、设有急递铺。
现在的燕桥,桥形整体基本完好。桥上仍可通行,桥下灌沟河通畅,潺潺流水依然穿桥而过。灌沟河北接京杭大运河,南流濉河。燕桥青石砌筑,用料粗壮,具有“北方石桥建筑风格,其造型别致,在江苏石拱桥中极为少见(蔡述传:江苏古桥概述)”。
燕桥得名以“燕”的历史可追溯到金元之交时期。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1233),蒙古军占领徐邳一带。次年二月“蒙古军攻破徐州”,在徐邳交界的古驿道左近驻扎蒙古军队,建有专用的蒙古军“营”地。当年营地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安家于徐州的蒙古燕只吉台氏“宗派”,故此“营”称为“燕营”,至今铜山县三堡镇东南仍保留着“燕营”的地名。
元至元二年12月,元兵“执文天祥于广东海丰五坡岭”。次年九月途经徐邳被押送大都(北京),即经此处“往来徐邳间”的燕桥驿路北上。燕氏彻里有“徐国公”之称,又授“武宁王”,以姓氏称其曰“燕王”。大约那时就有了“燕王桥”。
明嘉靖十四年(1535)吏部尚书张某“钦命又(重)建燕王桥”。又据原桥头上佚失的碑刻记载,桥重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
燕桥为三孔洞石拱桥,桥全长30米,宽7.6米,现高约3.3米。桥为青石建造,桥面上满铺大青石板。桥身中部略作拱起,形成的坡度平缓,车马行人通过时省力便利。桥墩上的分水墩迎水面巧妙地雕琢成石龟(当地人称“石鳖”)形状,并与主桥墩分离,以策正墩安全。古燕桥结构构造科学,整体造型简洁优美,精心施工,坚固耐用,至今仍保持基本完好。
荆山桥
荆山桥位于徐州城东北二十里,在荆山口,横跨京杭大运河,因而得名荆山桥。徐州“荆山”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苏轼《河复》诗。苏轼为减轻春旱而“祈雨”,初次造访“徐门石潭”,“有言郡东北荆山下”。乘船由泗水访荆山口“不果”,转而“还,游圣女山”。证明在宋代荆山口就是泗水河道的支流之一。
明代万历开泇河(1604)后,作为“善后事宜”疏浚治理荆山河。“城北二十里有荆山口河,广数百丈,有桥跨其上”。荆山河建桥的历史至晚也可追溯至明代万历以前。
清代的荆山口,河道宽广,水流丰盈。河水由西而东,至邳州境注入运河。源于微山湖,流至荆山口的这段河道,清代称荆山河。荆山河以下称不老河。清初,“城东北二十里,荆山前有河甚广,下多乱石。旧有桥跨其上,为南北通衢,后圮”。康熙时大学士张玉书撰写的《荆山桥记》曰,“州人张胆垒石为桥”,因此,清康熙时所建的荆山桥也为倾圮重建。
今天看到的荆山桥遗存,系清康熙廿一年(1682)动工修建,至康熙卅年(1691)竣工。
康熙年间所建的荆山桥,桥身长362.5丈,桥宽1.9丈。桥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荆山桥为多孔石拱桥,共计159孔。桥体坚固,造型美观,桥上的雕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1953年重修时,实测桥长1599米,共有桥洞160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