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 > 80周年庆 > 我与新华日报征文 > 正文

0

我与新华日报 | 金惠风、李承邰两位恩师教我怎样做记者当编辑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09 14:10:00

吕晓露/文

  言传身教,薪火相传,是新华日报创办八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

  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进入新华日报编辑部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在长达36年的职业生涯中,有幸得到多位老前辈的帮助、指导,最难忘的有已经驾鹤西去的金惠风和李承邰两位恩师。

退休后,新华日报老工商处的老人们还经常相聚。前排中间为金惠风先生。

  我到报社后不久,就被分配到惠风先生领导的城市组工作(后为工商处)。南洪(洪涛)、北赤(赤布)、金笔头,是当年报社的老同志给曾经派驻苏南、苏北和徐州的三位著名记者的赞语。金笔头,就是我的顶头上司金惠风,能与他共事,我倍感幸运。

  如同他的大名,惠风先生和气大度,脸上经常洋溢着温暖的微笑。记得刚到组里不久,我被抽调到报社小分队去搞运动,他笑着对我说:“一切重证据,按政策办案。”在小分队里,由于我是从野战部队回到地方工作的,不愿意参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结果被提前退回了城市组。惠风先生仍然笑着说:“回来了好,好好编稿、写稿。”那以后的十多年里,我一直在先生的手下工作,获益匪浅。

  “新闻,是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再现,来不得半点虚假;新闻,是事实的逻辑展示,不需要那些不着边际的华丽辞藻。”惠风先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提醒我们。他的谆谆教诲,成了我和同事们编辑来稿和采写新闻的准绳。

金老和报社老同事许宛英老人相谈甚欢

  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这个部门编发和采写的稿件屡获好评。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他首倡在报纸上创办《生活一角》专栏,集中一定的版面,定时、定期反映基层民众的衣食住行变化和急需解决的鸡毛蒜皮问题。这一创举,使我们这份省委机关党报固有的“高、大、全”的老面孔有所改变,深受读者好评。我作为这个直接关注民生的专栏执行编辑之一,在多元的实地采编实践中,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在惠风先生的指导下,我将编辑《生活一角》专栏的感悟写成讲稿,走进课堂,与新闻班的同学们一起分享。

  惠风先生不仅言传,更重视身教。他曾经多次带我出差到外地采访,去的最多是徐州市。在徐州市,我们一起下矿井、进店堂、访政要,完成了许多重点报道,其中“两韩”典型报道更是让我感受到他的大将风范。一韩,是薄煤层里夺高产,连续实现百日安全无事故的韩桥煤矿;二韩,是身上多个部位先后进行了肿瘤手术,仍然坚守岗位的商业战线基层干部韩玉亭。对这两个典型的报道,惠风先生带着我们,不仅采写消息、通讯,还组织体会文章乃至配发评论,可以说是把新闻报道的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正是因为参加了多次大手笔的新闻报道实践,为我后来主编地方专版提供了经验。

 新华日报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合影,右四为李承邰,右一为作者。

  1992年,经省委同意,新华日报与海外一家媒体达成合作协议,在他们的报纸版面上定期出版江苏专版,我被调去负责专版的编辑工作,这个调动,使我与另一位恩师李承邰先生有了工作上的交集。承邰先生是我仰慕的报社精英骨干之一,他以工作严谨、把关精准著称。作为分管江苏专版终审的编委,他经过深思熟虑,给我们明确了专版的编辑方针,即介绍江苏哪里有钱赚、哪里景区靓、哪里美食多,欢迎海外朋友竞来江苏投资兴业、洽谈贸易、旅游观光。他对我说:“江苏专版是新华日报走出国门的尝试,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保证成功。”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承邰先生一直负责专版的终审。在他的指导下,专版顺利出版,得到多方好评。他退休以后,新华日报海外专版仍然按照他当年确定的方针出版,并且越办越红火。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投笔从戎后回到故乡进入新华日报工作的,虽然当一名记者是我的青春梦想,但梦想的真正实现,是因为得到了像金惠风、李承邰这样许多恩师的帮助、扶持。感谢你,新华日报。难忘你,我的恩师。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