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城市智慧,传感器需更多“中国心”
“物联网越发达,城市智能化程度就越高,而各种智能化网络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力等网络,若打通互联,就能构建成崭新的智能城市,进而形成全球化智能网。”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日前在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传感器及智能化系统应用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物联网发展水平将是衡量城市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 唐杨 摄
智慧城市的第一步:灵敏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清晨,当你从睡梦中渐醒,你的智能手环已经跟家庭机器人“聊”开了,根据你的睡眠质量提醒着家庭机器人该为你做什么早餐;当身体不舒服时,打开视频电话,眼前的传感设备将会读取你的血压心电,实时传送到屏幕里的医生手上,进行远程诊脉;天上飞过的飞机,既不是民航航班,也不是军事演练,而是通过搭载的先进设备对城市地形地貌、建筑街道做 全方位的记录,并制成数字模型,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消防安保等方面。
未来,我们的城市和社会,说不定会像美剧“Person of Interest”中描述的那样,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连接城市海量信息渠道,依靠超级计算力处理超大规模的大数据,并从中洞察规律、预测结果、模拟趋势、提供建议,甚至自主思考、影响决策。
在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走过八年多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面。虽然概念新颖、前程无限,但所面临的困局也渐渐明晰,比如三高两低化: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低实效、低现实获得感——花了大钱,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说明智慧城市建设步入了误区。并且部分智慧城市名不副实,部分试点“虚假繁荣”。
所以,智慧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从规划开始一个个点、一个个面累积和整合。褚君浩举例,例如智能交通网,就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道路硬件设施和较充足的道路数量基础上,光靠信息技术和智能导向,只能改善而无法彻底解决拥堵问题;再比如智能电网,城市电网的发电量需根据使用情况科学调节,而用电量又与天气息息相关。如果天气预报不准确、信息传递不及时,即使有智能电网,也无法恰到好处地错峰填谷。
而实现物联网梦想、 打造“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就是各类灵敏传感器的研制和广泛应用。这将促进包括光电通信和无线通信在内的各种技术得到巨大发展。他表示,未来城市,将遍布各种芯片和传感器,传感器的运用,体现着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定义着未来一座城市的发达与幸福。
传感器的下一步:自主创新的“中国心”
这就是传感器,在说物联网时代的时候,它是物联网的“电子五官”,是物联网的基石。通过传感器传出的物体信息,实际上正延长着人类的感官,进过分析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更精确的决策正以更便捷的方式呼之欲出。通过传感器与智慧设备的分工与配合,撬动着“智慧地球”的成形和运转。目前全球有30~50亿个传感器,到2020年将达到1000亿个之多。
我们用的苹果手机里有多少传感器?首先,在屏幕上,电容触摸传感器可以让人动动手指就与手机互动;手机内置的陀螺仪可以在6个方向上感知运动,在导航功能中为你指引方向;以及拍照用的影像传感器,开锁的指纹传感器……但是,这些传感器都是“国外制造”,在国产手机里,大量的传感器同样依赖进口,藏在手机中的国产传感器凤毛麟角。
把视角放在全国,“十二五”期间,我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以20.9%的年均增长率实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产品门类基本齐全,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设计、研发和应用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伸出手即出水的龙头,推开便利店的门即弹出“欢迎光临”的问候……这些是我们在国内触手可及的传感器,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依然欠缺。
去年9月,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文件,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而应用是驱动传感器的发展。物联网发展到现在,最大的瓶颈依然在两端,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由此,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成为关键点,而现有的国产传感器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未来,国产传感器在质量、敏感度上都需要精进打磨,更注重核心技术,并逐渐建立起传感器应用的标准。更多国产传感器走出海外,在世界农业、工业的技术智能设备里安装“中国心脏”。那时候,我们的中国才真正走在技术前沿,是具有创新性的科技强国。(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