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收割杞柳。见习记者钱晨摄
3月29日,记者走进“草柳编之乡”滨海县正红镇,50岁的篆河村妇女栾桂林和其他30多位村民正在田里忙着栽植杞柳。“基地就在家门口,我们一年到头有活干,栽培、锄草、打药、收割,闲不下来。”栾桂林说,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帮着植柳,搞搞编织,既挣了钱,又不耽误做家务。
“在已有的500亩基地基础上,今年我们又流转了300亩地栽培杞柳。”滨海柳之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安成告诉记者,杞柳一年收割两季,平均年产量2000公斤,“去年每公斤能卖到2.4元,今年市场行情下跌,但没关系,我们的杞柳可以留着自己加工柳编制品用。”
“近些年来,正红镇借力互联网,积极扶持本地热爱柳编的创业者和手艺人,挖掘培育了一大批民间工匠,共同打造草柳编特色小镇。”刘安成说,他2017年从苏南返乡创业,利用当地地势低洼、水源充足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杞柳栽植、加工,公司生产的柳帘、柳筐、柳篱笆等手工艺品远销欧美、中东以及日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柳编在正红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正红镇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杞柳,人人在家搞草柳手工编织。”贺君村村委会主任袁士春说。早在明朝初年,住在苏州阊门一带从事藤、竹编织的刘姓十几户人家举家迁徙到贺君村(原后环庄)境内居住。这批刘氏族人不懂耕作技术,又无土地,仅有一手编织技术,生活难以为继。很快,他们发现篆河周围的沟、坎、路、堆边长着丰富的杞柳,欣喜若狂,便用它来编织柳筐、柳篮、笆斗、大匾等生产生活用品,走乡串户叫卖。后来,刘氏子孙又不断创新,编织出柳箱、提箱和针线匾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将他们祖先传下来的柳编手艺发扬光大。就这样,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杞柳编织这门手艺在正红一代代延续下来。
20世纪70年代,我国木材资源紧缺,工业包装箱普遍缺乏,正红的乡镇企业开发了以柳代木的生产工艺,设计了规格不一的柳条箱,销往上海、无锡、南通、镇江、连云港等20多个城市,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正红的柳制品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大,不仅编织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而且创新设计了若干系列新产品,其品种数量、工艺水准等均领先全省。
“正红柳编涵盖了农用类、家庭类、工业类、旅游类四大类近百个系列500多个品种。”袁士春说,那时起,草柳编织渐渐成为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正红镇有柳编企业5家,它们的年产值均达到500万元以上。滨海县丰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被上海进出口口岸定为免检产品。盐城利滨工艺制品公司是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柳制品重点生产企业,在意大利与当地的卡狄公司合资成立了分公司,并在德国波恩、加拿大多伦多、意大利米兰创办了3家柳制品超市,聘用当地280名外籍华人到超市打工,年创汇达150多万美元。滨海县成达工艺厂的产品造型新颖独特,其中挂篮、花篮、果盘、啤酒篮、宠物窝等40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意大利、美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镇里成立了编织协会,以协会带动村组农户一起搞编织,形成了“草柳基地—编织户—龙头企业—国内外用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当时,正红镇有1万亩杞柳生产基地,18个编织专业村,1万多个编织专业户,这些编织户每年从事柳编的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镇里还每年组织开展能手比赛、新品比赛、造型比赛、编速比赛等系列活动,成为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形式。舞剧《编织花朵朵》、相声《葡萄篮与苹果篮谁酷》、小品《波斯猫和牧羊犬乔迁》等编织文化作品脍炙人口、广受欢迎。
本世纪初,受外币汇率变动以及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影响,正红柳编产销一度锐减。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重新发掘当地的民间文化和手工艺,将其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农村产业兴旺的新名片。正红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响亮提出全面振兴草柳编等传统产业。
刘安成因为从小对柳编耳濡目染,算是真正的柳编粉丝了。现在他在镇政府支持下创办了公司,聘请了柳编老师傅,将那些热心柳编的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学员在这里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拿到70块钱一天的工钱。在正红草柳编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记者看到,从餐盒、宠物窝到收纳箱、成套桌椅等,每一样工艺品都精美实用,正红柳编技艺的独特魅力令人称奇。
“近年来,我镇对草柳编等传统产业进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了品种不断改良,产品线下加工、线上销售的链条效应。”正红镇党委书记陈浩海表示,将以两家龙头电商企业牵头,启用6000平方米电商服务中心,做大做强草柳编产业,打造电商产业镇,创成草柳工艺小镇。计划通过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员500人、培训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500人、培育编织能手500人、带动就业5000人、拓植杞柳5000亩、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每年销售额增加5000万元的“65工程”,致力创建草柳藤编等农特产品网商销售品牌,基本形成应用广泛、保障健全、配套完整、产业相对集聚的农村电子商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