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盐城市高新区盐渎街道书楼村苗圃基地里,来自村里的建档立卡农户孙秀英、戴汝仁、蔡兰香、唐春凤等十来个村民正在修剪花木树苗,忙得不亦乐乎。用村民戴汝仁的话说:“在家门口打工,一天纯收入六七十块钱哩。”这是该街道创新村企传、帮、带联建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盐渎街道推行富村带穷村、村企联建新的联带模式,把富裕村的好经验、好做法建在产业链上,按照“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村企联建+贫困户的原则,搭建经济强村企业带动+经济薄弱村贫困户联动平台,为经济薄弱村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
书楼村地处盐渎街道西南,由于缺少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福才社区是盐渎街道产业、商业领域发展的佼佼者,在产业建设、项目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福才社区旗下盐城市福才实业有限公司在书楼村流转土地600多亩,发展绿化苗圃项目,培育香樟、栾树树苗,栽植红叶石楠、榉树、红叶李、桂花、紫薇、红枫、青枫、枇杷、海棠、广玉兰、樱花等绿化苗木,总投资200万元。书楼村负责协调流转土地,租金1070元/亩按实际面积与福才实业结算,项目投资收益按5%归书楼村村委会。通过以强带弱、以先带后,有效做到了“联帮带”,实现携手致富的良好势态。
紧接着该街道兴城社区旗下盐城兴允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同桂村也建起了联建,签订了联建协议,承租同桂村农业生产用地面积235亩,栽植各种苗木170亩,农业生产65亩,通过投资合作,着力打造以核桃经济林为中心的特色产业,再推动苗木观赏,不仅能拓展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再就业,又能增强村集体收入,使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对于福才、兴城社区来说,以产业投资助力精准扶贫,既拓展了投资渠道,又能助力贫困村脱贫奔小康,一举两得。而书楼村、同桂村通过投资合作,既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又拓展了建档立卡农户就业。
(陈群 施春干 刘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