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2020年全市城市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居民热议的话题。从挨家挨户宣传到先行先试居民参与人数和投放准确率都在逐步提高。在鼓楼,垃圾分类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实实在在推进的事。
新门口10号小区内的智能分类环保屋
分类设施逐渐完善
4月以来,鼓楼区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先行先试,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周调度机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推进计划。目前,鼓楼区全面推进555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点提升改造建设,已完成西康路35号、新门口10号等8个小区“撤桶并点”工作,江苏省人民检查院、南京脑科医院等15家单位落实了源头减量,已建成一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1处、二类收集点8处,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24名,覆盖居民760户。在总结推广试点小区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收集点建设,7月底计划开工建设收集点56个。全区已建立可回收收运专线2条,有害收运专线3条,厨余垃圾收运专线2条,餐厨垃圾收运专线9条,完成了辖区内27座垃圾中转站视频系统和116台分类收运车辆GPS系统接入市垃圾分类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实时数据上传和监控工作。
居民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垃圾投放
分类意识逐渐增强
今年以来,结合市、区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的开展,全区先后组织开展了鼓楼区“垃圾分类大家谈”启动仪式、星级酒店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垃圾分类规范收运等垃圾分类工作新闻发布会4场,在电视、报纸、新媒体报道148篇,向居民、单位发放宣传折页10万份,张贴宣传海报1万份,居民注册率达50%以上。已完成1887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工作。对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骨干进行专题培训,提高骨干人员入户宣传、引导分类的能力。全区120个社区每月组织垃圾分类大家谈系列活动,通过登门入户、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营造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增强市民分类意识。
幕府山街道为了让垃圾分类理念真正深入居民心中,街道工作人员分别走进汽轮七村、沁景佳园、黄方村83号、盛景园3栋等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小板凳”大家谈活动,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对今后生活的深远影响,动员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
中央门街道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以社区服务为着力点,充分调动社区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党员积极分子争当垃圾分类志愿者,逐门逐户上门宣传,通过党员家庭带动楼栋居民,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鼓楼区城管局将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系统规范垃圾分类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至2020年底,全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85%,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居民小区、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0%以上,餐厨废弃物处理率7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