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长江沿线5省退捕渔民“比武” 扬州队夺冠捧回“微笑天使杯”
2021-05-25 10:28: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比赛现场。

22日和23日,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在湖北举行,长江沿线5省8个保护地的巡护员队伍参赛,扬州队夺冠,捧回了“微笑天使杯”。

首次

5省退捕渔民队野外大比拼

“参加竞技赛的队伍来自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5省8个保护地,比赛为期两天,分为室内竞赛和野外竞赛两部分。”扬州队队员杨怀忠介绍说,室内主要是答题赛,题目包括长江保护法等法规与案例分析、野生动植物基础知识、野外生存(急救/自救)、生态保护、巡护管理技能等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少。

“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是首次举办,参赛人员大多是退捕后转型为江豚巡护员的渔民。”杨怀忠说,比如扬州队队员胡春兵和吴文昊,均是江上捕鱼几十年的退捕转型渔民。

挑战

野外比拼中打击偷捕成重点

野外竞赛在22日举行,当天下着大雨,阻止违法活动是巡护队比拼的主要项目,大赛在20公里水域设置了5个考察点,参赛者需要制止偷捕、排污、破坏管护设施、垂钓、游泳等违法行为,其中打击偷捕成重点。

比赛中,工作人员扮演偷捕分子在固定时间段进入巡护地区,参赛者根据各种线索打击偷捕分子,执法过程通过运动相机和执法记录仪记录。

大雨天气导致赛程异常艰难,好在扬州队队员多是拥有30年以上经验的老渔民,长江实施全面禁渔后,他们提前上岸转产,一直在扬州段配合执法部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如何辨识偷捕分子,难度不小。”杨怀忠说,凭借平时巡护中积累的经验,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少线索,顺利完成比赛。

感慨

捕鱼技能向护鱼技能转变

“长江禁渔前,他们个个是捕鱼能手,这次比拼的不是捕鱼技能,而是护鱼技能。”扬州队队员吴文昊表示,他们要熟悉哪种行为是目前长江保护中禁止的,哪种鱼是保护动物,鱼儿遇到伤情怎么施救。

吴文昊称,扬州巡护队提前两年退补转型,在长江大保护中,一直在转型尝试中,从捕鱼向护鱼技能转型,在比赛中获得了鱼类保护专家们的认可,不仅野外比赛成绩第一,室内答题比赛成绩也是第一。

“得了第一名,才能捧回‘微笑天使杯’。”吴文昊说,这是一个金灿灿的面带笑容的江豚雕塑,大家轮流举着这个雕塑很开心。

吴文昊说,这次比赛队员们收获很大,发现记录新物种等技能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长江流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他们回去后将把学到的新知识传授给其他沿江巡护员。

示范

渔民转型成长江守护者

“渔民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怎么样发挥渔民的特长很关键。”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称,沿江5省举行退捕渔民护豚竞赛,其初衷是通过对长江生态环境指示物种的保护,为沿江退捕渔民做好示范。

陈宜林称,渔民几十年与长江打交道,已熟悉长江的“脾气”,他们转型成为长江的守护者,有利于长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扬州巡护队提前转型成功,对沿江退捕渔民来说具有示范效应。”我国著名鲸豚类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在比赛中对扬州队赞赏有加,他表示,期待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巡护员群体,支持长江保护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表示,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带来诸多影响,长江巡护员作为保护区野外工作者,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通讯员 瑞金 记者 孟俭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