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范天恩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为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的《关于扬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认真审查。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初审的基础上,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过去的一年,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抓好“六稳”“六保”、招商引资、园区“二次创业”、国企改革重组、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胜利收官。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影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投资消费增速放缓,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此,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符合“十四五”规划,符合扬州发展实际,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提出的《关于扬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扬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之年。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强化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常态化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稳定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完善高质量考核推进机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强化重点指标监测预警。坚持多规合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等编制步伐,构建高效的规划执行保障机制。聚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三个口袋”,突出税源建设,提高发展内涵和质量。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积极做好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二、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坚持“产业强市”,突出“工业第一方略”,着力培育经济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健全协同推进机制,争创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地方特色产业。坚持量质并举,一体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二次创业”,真抓实考,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落地率和项目建设产出率。加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顶层设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创新协同服务能力。对标评价体系、对标市场需求、对标先进城市,强化政策落实,加快形成具有扬州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路径。
三、以改革开放积蓄发展新动能。推进宁扬城际、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工程尽快落地,主动接受区域中心城市辐射,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对接学习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建设经验,提升综合保税区、港口等载体发展水平,为高质量开放提供更有力支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项目化推进“三都”建设,实现“品牌+项目+产业”联动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全面落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各项政策,培育新时期园区发展新优势,推动园区向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进一步聚焦。逐步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运行机制,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改革。完善并落实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创业营造更宽松氛围。
四、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编制民生实事项目,着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保居民就业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完善医保待遇政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高质量落实市人大关于切实加强颐养社区建设的决议,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标本兼治,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