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通讯员 孙韵 程可欣 记者 朱轩卿) 在广陵区头桥镇新华村,一条南北向的排涝河直通长江。过去,由于河水富营养化,河面上漂着不少浮萍。一年前,村干部从鱼塘养殖中得到“灵感”,鼓励村民自发投放鱼苗净化水质。如今,鱼苗长成了鱼儿,浮萍不见了,昔日的臭河塘成了村民的“钓鱼乐园”。昨天,记者来到新华村十组村民李其才家中,看到他正抄起网兜,捞上了两条大鱼。
李其才告诉记者,如今他去镇上买菜都不买鱼,家门口的河道里,随手就能捞起几条花鲢。记者看到,流经李其才家门口的,是一条南北向河流,系新华村的排涝河,长度有三四公里。“过去,这条河散发着恶臭味。不要说去河里捞鱼了,经过河边都要捏着鼻子走。”李其才说。
据了解,这条排涝河由于富营养化,浮萍等水生植物特别多,一开始村里委托物业公司进行清理,但人工清理不及浮萍生长速度,加之人工清理成本高,后来也就不了了之。采取什么措施,能净化水体呢?“鱼要吃浮游生物,说不定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一年前,村干部从村里的水产养殖户口中得到了“灵感”,并号召新华村排涝河两岸的300户村民购买鱼苗,投放在河塘里。“一开始大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一年后还真起了效果。”李其才观察发现,去年刚投放鱼苗时,浮萍还很多,今年浮萍不仅不见了,河水还变清澈了。
用生物的办法净化水质,不仅无污染,而且还带来了“副产品”。如今,新华村村民们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谁家想吃鱼,直接下河捞,这条河就是咱们的‘钓鱼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