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120万斤鱼游进三大湖 种类主要是“四大家鱼”
2021-01-01 10:28:18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放流现场

  记者昨从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了解到,自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共组织了10次冬季放流,总 放流超过120万斤鱼,至此,冬季放流结束。接下来的放流,将于2021年3月和5月进行。
  120万斤鱼放入高宝邵伯湖
  “相比春季放流,冬季放流的鱼规格相对较大。”高宝邵伯湖渔管办资环处王华介绍,从重量上来看,冬季放流的鱼超过了120万斤,“放流规模保持了近年来的水平。”
  120万斤鱼,种类主要是“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也有细鳞斜颌鲴这样的经济性鱼类。
  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三湖的水面面积不一样,高邮湖面积最大,因此放流的鱼也多一些。
  王华介绍,为期21天的冬季集中放流已全部结束,“接下来,就是2021年的春季放流了。”
  春季放流主要在3月和5月,放流中华绒螯蟹和鳜鱼,“中华绒螯蟹,放流的规格主要是扣蟹(纽扣大小)和大眼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蟹苗)。鳜鱼,则主要是鳜鱼夏花(长7厘米左右的鱼苗)。”
  “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苗种,都是在过去放流效果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王华解释,每年湖区都会对放流效果进行评估,以此调整放流品种以及规格。
  湖区全面退捕禁捕后,湖区放流如何进行,需要科学评估后进行调整。不过,渔业资源放流效果评估一般都是一年进行一次,也就是说,2021年的冬季放流,将根据这一年度的放流效果评估再选择。
  “高宝邵伯湖退捕禁捕后,放流将更加着眼于生态放流。”王华表示,今后的放流规格可能会相比过去要小一点,以此可以扩大放流的水域;放流的品种将会更加丰富,以此让湖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放流的鱼种各有特色
  放流,重要的作用就是修复生态。但不同的鱼,修复生态的具体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近年来最常见的鱼花鲢,它是滤食性鱼类,主要吃水中的浮游生物等。这种鱼类对于浮游生物的消化是很大的,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这也是它被称为“环保鱼”的原因。
  草鱼,是食草性鱼类。高邮湖麦黄草较多,而放流草鱼是解决麦黄草多的措施之一。当然,解决麦黄草还需结合其他措施,如人工割草、机器割草、水质改善等。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幼鱼捕食小鱼小虾,成鱼捕食较大鱼类,通过放流肉食性鱼类,可以改善优化湖区鱼类结构。
  记者 向家富 文/图

标签:鱼类;湖区;四大家鱼;王华;邵伯湖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