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手握“新农具”干起“新农活”仪征这个村建起“电商城”
2020-09-09 11:00: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扬州网讯(通讯员 张有庆 记者 姜涛)昨天傍晚,太阳还没落山,秦栏河以北的江苏省仪征市大仪镇河北民族村忽然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各大物流公司来收快递了。多年以来,迁徙于此的回汉村民都以务农为生,如今他们大多数时间却放下了农具、拿起了鼠标,在互联网上做起了全国、全世界的生意。

“有些村民家一天就要发1000多件快递,全村一天要发快件30000多件,每天傍晚是全村最忙碌的时候。”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祥介绍,河北民族村距离大仪镇区需要20分钟车程,属于相对偏远的村落。村总人口1978人,其中少数民族151户、601人,是扬州仅有的两个民族村之一。针对本村村民收入偏低、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现状,大仪镇积极谋划,主动出击,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极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张得祥介绍,全村现有正常运营的网店80多家,主要从事毛绒玩具、电子产品和食品等售卖,全村现有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5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从业人员达60多人。“我们还投资360万建设了河北民族村电商城产业楼,‘筑巢引凤’,吸引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入驻。为吸引更多电商商户入驻,我们还对新入驻商户实施政策扶持,提供租金、水电等减免优惠。”

村里建成了电商城,也让不少年轻的村民萌生了创业想法。河北村村民王成鑫中专毕业后开始了电商创业。创业成功后,王成鑫还和村里共同开办电商业务知识培训班,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对村民和现有电商商户进行培训,同时邀请高校专家讲解当前电商相关政策和优惠,普及电商运作流程。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影响,但河北村的电商业务却依旧风生水起。在村里的支持下,一些村民还搞起了直播带货。

“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大仪镇红火的电商产业让越来越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他们手握“新农具”、干起“新农活”、变成“新农民”,用“金扁担”挑起小康梦。2019年,大仪镇河北民族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000万元。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