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华丰:城市里“长”出国家森林乡村
2020-05-26 15: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6日扬州讯 华丰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所在的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地理上是扬州市区中心,从村里出发无论往东的江都还是向西的广陵新城,都是当下扬州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然而就是在这繁华之间,华丰村近日获得了一份特别的荣誉——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翻看资料时,一组数据更令人吃惊,2014年,华丰村人均绿地面积还不到0.5亩,短短五年之后,2019年,村人均绿地已经达到了1.77亩,是什么在短短数年造就这样的奇迹?5月25日,记者走进华丰,探寻这个国家森林乡村的“生长密码”。

上午10点,记者在村口遇到了义务护林员尤银根,他已经完成了护林巡查工作,听说记者的来意,老尤打开了话匣子。“你看我们村里现在的环境呱呱叫,其实以前并不是这样,2014年之前,我们村里村外聚集了一批废旧品市场、砂石码头,不仅影响了环境,也给村民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变化始于2013年底,扬州成立生态科技新城,作为扬州市区未来的生态科技中心,位于新城核心区的华丰村也成为了当时环境整治的主战场。“那时候政府真是下了大力气,第一场战役就是把村口占据了上百亩土地的废旧品回收场给拆掉了,随后附近依河而建的几个砂石码头也一个个被清理干净,村里也渐渐恢复了宁静。”

“环境整治只是华丰迈向国家森林乡村的第一步。”村支书孙阳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我们开始把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转出来,最终达到了2200亩的规模,这些土地没有用于开发与产业建设,而是作出让许多村民意外的选择:植树造林。”

老尤告诉记者,在土地流转之前,各家各户都是种植传统的稻麦米,当时我们脑子里就是想不通,好好的田地为何要种树?效益何在?

2015年,华丰村老百姓渐渐看到了植树带来的改变。“流转下来的土地租金没有少,植绿护绿还使得老百姓有了些许额外收入。”谈到这个,尤银根不自觉咧开嘴,“其实最大的改变就是环境,早上起床到树林里走一圈,那个清爽啊简直不要太舒服!以往常常蜗居市区的儿子、媳妇到了周末也都更愿意回来了,家里越来越有人气,我们老人开心呀!”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2016年,一家外地投资商一眼看中了原本是垃圾回收场的地块,在这里投资打造一座颇具特色的集装箱民宿酒店。如今的村口,扬州集酷河宿酒店已经成为扬州乃至周边城市不少人打卡的网红民宿,依河而建的一栋栋庭院式小别墅,均由3-4个海运集装箱组建而成,不破坏一草一木,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网红民宿酒店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华丰村,更撬动了村民们的“小心思”,村里环境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开民宿,把风景卖成钱?了解到村民的这个想法,村里主动策划,将一些村民的闲置房屋进行改造,试点“田园客”民宿6户,13个标间、7个大床房,2018年与携程网合作实现线上运营,年均每户该项增收约3万元。孙阳介绍,“目前这些民宿日常节假日生意还算红火,今年由于疫情稍受影响,但大家对于未来发展都很有信心。”

如今,华丰村还不断加大“森呼吸”力度,让环境有绿更有金,孙阳告诉记者,如今在华丰村南,建设了生态之窗体育休闲公园,包括“两河三岸”生态景观区和苗木展示区。“两河三岸”生态景观区总占地69亩,以“一河两岸成三堤、蝶恋花舞宽窄河”为设计理念,顺应场地自然肌理,营造意趣盎然的河口湿地景观。村里的苗木展示区共覆盖180亩,分六个不同区域,着力打造七河八岛生态绿地建设示范区及风景园林艺术实践区。同时,华丰村还建起了樱花谷和枫林,是身边观光好去处。樱花谷依凤凰山而建,有5千多株樱花树,樱花盛开时节,白雾横花谷,绛雪绕村郭。枫林占地约13亩,秋也热烈冬也鲜活,当地还发挥村民传统工匠技艺,建成了“篾匠铺”,竹篾编织工艺可观可学可实践。

记者离开时,回眼望见村组道路旁的桃树已结满了青青果,熟透的枇杷也已压弯了枝桠。虽然当前华丰村生态经济还未充分释放出红利,但把“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已深入每一位村民心中。孙阳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依托林、水、茶、花等资源,顺应自然肌理,继续刷新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打造生态文化阵地的同时,激发生态经济活力,让“林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城轩 李鑫津 李源)

标签:扬州;乡村;国家森林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