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回家第一餐就吃到淮扬菜 “相约晚七点”开通了50多天
2020-03-19 09:31: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陈静

摘下口罩的笑容

收到女儿的礼物

郑庆斌救治患者

马红霞救治患者

袁良才

脸上的压痕

欢迎现场的特殊标牌 庄文斌 摄

马红霞

核心

提示

17日晚,扬州市援湖北医疗队首批65名队员返回家乡扬州,目前正在相应的地点进行隔离休整。离开紧张忙碌的隔离病房,不用穿上密实的防护服,此刻,队员们穿着宽松舒适的家居服,待在家乡的土地上,在武汉几十个日日夜夜的情景一幕幕浮上眼前,令他们百感交集。昨天,记者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了4位出征归来的医护人员,听听他们的故事。

回家第一餐就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陈静(扬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

出征时间:1月28日

出征批次:第二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出征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当坐在返扬大巴车上,看到京华城、明月湖大桥等熟悉的建筑物,陈静激动不已,“我们真的回到家了!”

参加过隆重的欢迎仪式,陈静回到隔离点所在的酒店,打开酒店精心为医疗队员们准备的回家第一餐,立刻惊喜不已。“有盐水鹅,都是我们正宗的淮扬菜。”后面的每一餐,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家乡菜,陈静笑着说:“还在路上时,我们一个个就满心期待了。”

“今天,有队员的爱人过来,或隔着楼上楼下远远地瞅上一眼,或送来物品立刻返回。”陈静说,同事黄国赟的男友在宾馆楼下远远地和她打着招呼,开玩笑叫她“黄老板、黄总”。同事汤佳美的先生给她送来笔记本电脑。她在朋友圈里晒了一段在楼上远远地看着丈夫拉开车门上车的背影。陈静说:“佳美在视频里开心地笑出声,她说,远远地看着,也很开心。是呀,虽然不能和亲人近距离接近,但此刻我们的心是定的。”

50多天前,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到走出武汉机场,再到酒店,接受培训,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上岗……一幕幕如刀刻般在脑海里。陈静说,经历了从压力重重,危机四伏到得心应手,充满希望的过程。“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使命,平安归来!”

少了“相约晚七点”有些不习惯

袁良才(苏北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师)

出征时间:1月28日

出征批次:第二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出征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少了‘相约晚七点’这个固定栏目,还有些不习惯呢!”袁良才说,前一天刚返程,现在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在武汉支援的这段时间,因为感控的要求,扬州医疗队的29名医务人员聚少离多,即使是上班时间,彼此间也都被防护服、护目镜所阻隔,只能通过防护服上的签名去互相辨认。领队闵凌峰开创了“相约晚七点”特别栏目,通过视频加强队员交流。

“50天以来,大家每日能‘互相见面’,相互交流,感受到彼此团结在一起。”袁良才说,每晚半小时左右的节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第一是当天的医疗护理总结汇报,对所遇到的病例疑难点、临床上困难之处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再整改,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新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条件;第二是每日的“鸡汤分享”环节,大家轮流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感动之处。“每次听着战友的分享,我都身同感受。其中有战友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有戴着多层橡胶手套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的喜悦,有患者对我们的无形关怀、有患者治愈出院的自豪,有患者出院后送来的感谢信等等,有太多泪目的瞬间值得回味。”

第三是每日“吐槽”环节,也是大家最“亢奋”的时刻,对遇到的不顺心、不如意之处互相吐槽,互相之间提醒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可能大家都没发觉,到中后期,吐槽环节已经被鸡汤环节逐渐取代了。”袁良才说,每天节目结束时,闵凌峰总会再问句:“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困难?”这句话也成为了队员们的口头语。

收到女儿的“小红包”特开心

郑庆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出征时间:1月25日

出征批次: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出征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你的爸爸是不是大英雄呀?”

“是的!”

3月17日晚,扬州援湖北医疗队65名队员返回家乡,郑庆斌是第一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他的妻子和9岁的女儿早早地来到了供队员隔离休整的酒店,等待他的归来,只是为了远远地看他一眼。

女儿给爸爸带来了欢迎礼物——一幅自己画的画,画的背面贴上了一个“小红包”,她说,这是给英雄爸爸的奖励。

从出发到归来,郑庆斌和同事们在武汉奋战了整整53天。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女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和爸爸隔空互动,“有时候在微信里掷骰子,隔空下五子棋,互相问脑筋急转弯。”郑庆斌说,这么长时间不在家人身边,心里多少感到有些亏欠,等隔离期结束,要好好补偿她们。

“女儿画的是我在武汉看病的情形,背后用双面胶粘了一个红包,里面放了钱,说是要逗我开心。”收到女儿的画后,郑庆斌很是惊喜和意外,“感受到了孩子对我的思念和对爸爸的爱,心里非常的感动。”

一入扬州就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马红霞(仪征市人民医院医生)

出征时间:1月28日

出征批次:第二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出征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在武汉驰援这段时间,有汗、有泪、有喜悦、有沮丧、有幸福。马红霞说:“一入扬州大门,我就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在前线战斗时,我们充分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大家都是互相帮助。”马红霞说,有时候加班晚了,错过了饭点,当她疲惫回到驻地时,总能看到油汀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每天上班前都需要领上班的物资,总有战友会送到房间;夜班时坐在凳子上睡着是常有的事,总有战友提醒不要受凉或者帮忙披一件衣服;领队像家长一样唠叨,甚至每天像送小孩上学一样每天早上送班时都不忘说一句平安归来。几乎每天都收到关心短信,每天报一句平安,就是最温暖的事。

“武汉的经历是难忘的、值得的,这时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在疫情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马红霞说。

通讯员 苏宣 傅轩 红芳 记者 丁云 王诗韵 束露清 张庆萍

幕后故事

“一人一个冰淇淋” 背后的故事打听到了

3月17日晚,第一批返乡的扬州援湖北医疗队65名医护人员顺利回到扬州。欢迎的队伍中,她们举着写有“欢迎回家,一人一个冰淇淋”的牌子,这组标牌背后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一人会得到一个冰淇淋呢?

听到奖励冰淇淋,很开心

当看到这组标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援湖北医护人员的心一下子暖化了,因为这组标牌里的含义,只有他们懂。

“这个‘冰淇淋’,其实不是真正的那种吃的冰淇淋,而是象征着主任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鼓励,相当于口头表扬的意思。”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妮娜告诉记者。

“比如我们的患者,病情很严重,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让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刘微丽主任检查后很开心,就会说‘护理团队很给力,奖励一个冰淇淋’。早上查房的时候,面对主任的提问,管床医生能对答如流,也会得到主任‘一个冰淇淋’的奖励。”王妮娜说,大家只要听到主任说奖励冰淇淋,心里就会非常开心。

“冰淇淋”成了科室文化

主管护师吴艳曾获得过“一个冰淇淋”的奖励。

有一次夜班,吴艳发现一名患者左右侧血压差值达到了40,怀疑是主动脉夹层。她及时将情况上报,检查后发现患者确为主动脉夹层,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第二天早上,主任就给了我‘一个冰淇淋’的奖励。”

吴艳告诉记者,在重症医学科被主任奖励‘一个冰淇淋’的情况有很多,“这就是我们科室的一种文化氛围,相反,如果表现得不好,主任就会说‘表现不好,不准吃午饭’,这也不是真的不准吃饭,而是让我们知道,工作中没有做好,下次要注意。”

通讯员 傅轩 记者 束露清

日志

这些瞬间,我们不能忘记

1月23日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最早赶往武汉,第一时间投入了抗击疫情的战斗。

1月25日 大年初一,扬州大学附属医院6名医护人员告别亲人、同事,带着责任和使命踏上了逆行的征程。

1月28日 我市29名医护人员从市卫健委踏上了出发的征程,作为第二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集结南京禄口机场,飞赴武汉,驰援湖北。

2月2日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邵向荣、重症医学科护师李娟娟加入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湖北。

2月9日 扬州30名医护人员在南京禄口机场集结,加入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湖北。

2月11日 扬州24医护人员出征湖北,驰援黄石。

2月13日 扬州164人出征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一个重症病区。

2月15日 苏北人民医院医生杨晨被国家卫健委选派,出征武汉。

2月17日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家袁帅出征黄石。

2月20日 市中心血站1名后勤保障人员出征武汉。

2月24日 五台山医院3名心理科专家出征武汉。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