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第三次记者会。发言人称,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买房后立刻有装修公司打来推销电话、网上搜索贷款后立刻有小贷公司加微信推销,这些你曾经历过吗?其实,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见不鲜,扬州就曾破获多起案件。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
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您是否有过类似遭遇?
大数据时代,利用网络可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个人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也给不少人造成了困扰。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第三次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我国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不少扬州市民也有过亲身经历。赵先生在西区某新开楼盘购买了商品房,此后不久,他便深受骚扰电话的困扰。这些电话大多是装修公司或是家具公司的推销人员打来的,这些人能一口报出他的姓,并称“听说您在xx小区购买了房子,请问需要xx服务吗?”对此,赵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他说,自己买房后并没打算立即装修,也没去咨询过任何一家公司,这些推销人员却获取了他的个人信息,这让他十分担心。
市民刘先生更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目标。他介绍,不久前,自己曾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用很严肃的语气告诉他,他涉嫌参与了北京的一桩洗钱案,还准确地报出了刘先生的身份证号码。刘先生此前从未去过北京,也未曾在网络上看到过类似诈骗手法,所幸没上当受骗。但挂了电话后,他却忧心忡忡了起来,对方究竟是从哪里获取了他的个人信息呢?
扬州破获多起侵犯个人信息案
获取个人信息方式多样化
其实,这些都是个人信息泄露惹的祸。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近年来,扬州已破获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在这些案件中,嫌疑人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各有不同。
今年10月,江都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的李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移诉30余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500余万条。经查,嫌疑人售卖的个人信息,均是他利用某APP的查询企业信息功能,成批量下载导出企业个人信息,再将这些信息按照不同地区、行业等分类,以40元-50元不等的价格,在其经营的网店贩卖。他所出售的信息均含有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公司地址等。
今年1月,广陵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民警介入调查后,竟发现了一条产业链,先后牵扯出多个行业。而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源,竟是小区物业!原来,有些小区物业管理不完善,物业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查看到业主信息。部分小区物业人员将业主信息窃取后,通过明码标价,将信息兜售给相关装修公司。源头售出的第一手个人信息,最贵的可达15元/条,最便宜的1元/条。
去年11月,仪征公安局破获一起出售网贷数据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举捣毁了8个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窝点,打掉了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产业链。经过持续一个半月的调查,警方发现,嫌疑人先是设立虚假网页,在网上花钱推广,以此来骗取贷款人填写申请贷款信息,获取个人信息。得到信息后,嫌疑人便将数据汇总,建立一个资料库,随后再通过架设网站平台的方式,将这些个人信息出售给贷款公司。为了稳定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嫌疑人招募了多个业务员,通过公众号、贴吧、QQ、微信等方式进行推广。
通讯员仪公宣记者赵雅琼
【提醒】
防信息泄露做好以下8点
种种案例令人心惊,也让人们开始思考:大数据,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对此,警方提出了8点建议。
1.各类账单、快递单号、实名车票等,不随地丢弃,及时涂抹、销毁。
2.切勿轻易点击或扫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二维码;不运行不熟悉的可执行文件,尤其是一些游戏或游戏插件。这些网站或是APP有可能被植入木马,手机一旦中毒,便会窃取个人信息。
3.身份证复印件需写明用途。例如,仅提供某银行使用,申请某基金扣账;他用无效,最好不要在手机上存放身份证照片。
4.网上投递简历时或注册账户时,只提供必要信息,尤其是一些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或银行卡号的网站,更是要慎重。
5.不在朋友圈、微博等公开场所透露个人信息、晒照片等。
6.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尤其是需要详细填写信息。
7.谨慎连接免费公共WiFi,如实在需要联网,最好取消自己的手机定位信息。
8.旧手机不要随意丢弃,如果想要售卖,最好先删除手机里的各种信息、照片,并进行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