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地名大会》第六期节目,以“美”为主题,领略中华大美天地。扬州、宝应和个园分别入题,展现了扬州地名之美和文化之美。
个园、扬州、宝应
三地名同时入题
在第一环节“一举成名”中,第三题出现了“个园”字样。题目为“在以下江南园林中,因遍植青竹而得名的是?”四个选项为A留园、B个园、C狮子林、D沧浪亭。
嘉宾康震说:“小小竹叶里藏地名,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写诗‘月映竹成千个字’,由于园内遍植青竹,所以就有了‘个园’。”嘉宾葛剑雄认为,江南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盐商们又想在方寸之地里回归自然,于是便通过“造园”,让人们在人造景观中回归大自然,个园就是一个范例。
在第三环节“实至名归”的“江苏版图”组题中,其中就有一题是扬州。主持人给出了三个线索,分别是:1.杜牧曾写这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2.这里将《茉莉花》定为市歌;3.这里是淮扬菜发源地之一,淮扬菜的“扬”正是这里。
或许由于杜枚的诗句、《茉莉花》歌和淮扬菜都太有名气,主持人鲁健第一条线索还未说完,选手就迫不及待地报出了答案。鲁健说道:“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文化汇聚之地。”
康震说,在唐代的时候,扬州的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宋代的时候也是这样,当地经济富庶,贸易发达,所以历来为文人向往之地,许多诗人都留下了千古名句,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扬州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上有着特殊地位。
葛剑雄说,扬州文化丰富,拿饮食来讲,其民间饮食同样讲究精益求精,更妙的是,它用普通的食材、老百姓能接受的价钱,同样烹制出味道好的美食,如大煮干丝。这些已成为扬州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趣、一种美感。
在第四环节“名扬天下”中,在众多的地名中选出4个与年号有关的地名,选手很快选出了宝应县、政和县、兴国县、景德镇市四个地名。
扬州之名
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
我市学者韦明铧告诉记者,“扬州”这一地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很久以前的扬州是面朝大海的,东南临海,西北至淮,辖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广阔地区。通过查找唐代史料发现,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关于扬州的得名,由古及今有多种解释。它和今天的扬州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扬州之得名,通常有五说:沿用古州名、与地气人性有关、与杨树有关、“扬州”实为“越州”、与水有关,但综合看来,第一说更为令人信服。《尚书禹贡》记述扬州为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尽管当时的扬州包括地域很广,但扬州这一地名为后世所用。
宝应之名
从唐开始距今1257年
宝应县始建于秦,古称安宜,隶属扬州,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市民政局地名处冯静处长告诉记者,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后属吴、越。秦时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临淮、广陵郡。隋初,境内统一为安宜县。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四月十六日(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已有1257年。南宋期间,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隶高邮州。清属扬州府。
民国期间,宝应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宝应解放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隶属扬州市。
通讯员民小爱记者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