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城市记忆】久违的磨剪子吆喝声 扬州一手艺人仍在坚持
2019-10-11 09:12: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正在磨刀的杨全坤

  

  

  10平方米的磨刀铺子

  

  

  吕家铲刀磨剪子店曾开在参府街

  核心提示

  “铲刀,磨剪子……”熟悉而遥远的吆喝声,总能唤起不少中老年市民的记忆。如今,各种刀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换新的,或者用专门的磨刀棒“咣咣”。恋旧的中老年人,舍不得用惯了的刀剪,就找手艺人磨磨接着用。

  北柳巷75号,一间不起眼的店铺里,四代人在这里铲刀磨剪子,今年58岁的杨全坤是第四代,仍坚守着铲刀磨剪子的手艺。昨天,在热心市民全先生带领下,记者找到了杨师傅的铲刀磨剪子铺。

  小巷深处的磨刀人

  跟着岳父学了这门手艺

  来到北柳巷75号,杨全坤正在将新到的一批定制的菜刀开口、细磨。他用电动砂轮机将菜刀一把把开口,飞溅的火花在他身旁纷纷落下。进入细磨工序,杨全坤坐在磨刀的长板凳上,大木桶上放着一块磨刀砖,开始一来一回磨起来。

  磨一会儿,杨全坤就会用手指头轻轻拭一下刀口,再放回磨刀砖上,蘸点水再磨……杨全坤说,铲刀磨剪子看似简单,做的时间长了,也有很多门道。他总结了三点:一是用心去做,二是对人家负责,三是刀或剪子要“仰’着磨,不能“站”着磨,否则用不了多久,刀口就不快了。

  杨全坤说,这三点心得是他做了几十年的铲刀磨剪子手艺慢慢悟出来的。他原是扬州钢铁厂的职工,年轻时候好学,看啥学啥,硬是利用业余时间跟着家传铲刀磨剪子手艺的老岳父学习了很久,才把这门技艺学到手。

  杨全坤回忆,刚看到老岳父磨刀时,觉得特别简单,后来发现自己怎么磨,拿出来的刀或剪子也没有老人的锋利。“我一个星期没睡好觉,白天看他磨刀,晚上躺在床上琢磨,终于找到了诀窍。”

  磨刀手艺传了四代

  最早在参府街上开过店

  杨全坤的老岳父叫吕恒云,今年80多岁,大半辈子都在北柳巷铲刀磨剪子,附近的居民都认得他。

  “解放后,我爷爷吕元昌将店搬到现在这条巷子里,如今有70年了。”杨全坤的爱人吕敬霞说,店开了70年,虽没有一个正式的店名,但是远近闻名,都知道吕家铲刀磨剪子店。

  吕敬霞说,搬到北柳巷之前,吕家铲刀磨剪店开在参府街上,当时的店主是她的太爷爷吕仁宝经营,他从老家湾头出来打拼,主要生产销售剃头刀。“听父亲讲,当时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作坊,有不少师傅,生产出来的剃头刀远近闻名,铲刀磨剪子可能是顺带的小项目。”

  战乱年代,生意不好做,吕家的店铺越开越小。“最困难的时候,爷爷吕元昌扛着一张窄条凳,带着磨刀砖、小水桶等家伙什儿,沿街吆喝招揽生意,直到解放后,他在北柳巷55号租了个门面,等客上门铲刀磨剪子。”

  此后,吕元昌把手艺传给儿子吕恒云。“父亲善于动脑,他发现市场上有各种刀具,表面看起来光滑锃亮,用不了多久就钝得不能用。”吕敬霞说,那些刀即便拿过来磨,也用不了多久。于是就向厂家专门定制,用他指定的材料去打造,并在刀上烙上“恒云”的标志。

  坚守10平方米小店

  家传百年手艺面临失传

  吕恒云把这门手艺分别传给了儿子和女婿杨全坤。杨全坤所在的工厂改制,回家后专门做起了铲刀磨剪子的行当。20多年前,北柳巷55号拆迁,他舍不得离开老巷子,就在75号买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店铺。

  如今,杨全坤虽然在北区有商住房,但他还是和老伴坚守在小店铺里。店铺非常简陋,店门外是电动砂轮机、磨刀凳,店里有一个小货架,上面摆放着厨刀、剪子,下面就是自家腌制的小菜。货架后是一张很窄的小床,上面铺着被褥。

  吕敬霞在店门口的电磁炉上炒菜,一样样端到店里的小方桌上,又忙着帮杨全坤将磨好的厨刀用纸小心地包好,套入袋中,一把把摆在货架上。

  杨全坤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铲刀磨剪子这个行业生意越来越清淡。他们的女儿、女婿在企业里上班了,从未学习过这个手艺。令他欣慰的是,仍有一些慕名找过来的本地的、外地的顾客,“仪征的、镇江的、徐州的都有。”热心的全先生告诉记者,裁缝店的剪刀磨损最厉害,都会送到杨师傅的店铺里打磨锋利。

  也正是这些执着的客人,让杨全坤和吕敬霞相扶相携坚守着这个小店铺,不忍丢下这家传四代近百年的手艺。“我今年58岁了,这个苦行当估计也没人愿意学了。就这么一直干着,直到干不动再说……”

  (扬州网 记者张庆萍文/图)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