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红在切凉粉
在石塔桥南摆摊的67岁王秀红老人,四十年如一日,通过一块小小的“凉粉”撑起了整个家,也为众多扬州市民提供了一份“舌尖上的美味”。昨日,记者前去凉粉摊,倾听这位“凉粉奶奶”的故事。
卖凉粉10年不涨价
“给我弄6块钱刨粉,两袋料子,够6个人吃就行。”昨天,从连运小区专程赶来的王阿姨一边从摊主手中接过一袋刨粉,一边一个劲地夸赞着,“我家老妈妈就喜欢吃她家的刨粉,今天家里来客人,特地嘱咐我过来买一些。”
摊主是一位银发老人,名叫王秀红,每天来摆凉粉摊,大伙都喊她“凉粉奶奶”。
“不好意思,我这里只收现金,自备零钱。”王秀红弓着背,埋头刨粉、切粉、称重、收钱,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即使如此,王秀红每次都要将打包好的凉粉帮忙放进顾客的购物袋中,周到的服务令不少顾客竖起大拇指。
“3块钱凉粉是吧,上下相差2-3毛钱,没问题吧?”王秀红手拿切刀,目光在一整块凉粉上停留了一两秒钟后,下手切粉,称重一看,相差无几,“3.1元钱。”眼睛就是一杆秤,这是坚守这个行业40年来的经验积累。
值得一提的是,王秀红诚信为本,3.5元/斤的售价持续了10年,从未涨过价。“生意做久了,都是一些老顾客照顾生意,不能随便涨价,这样感觉对不住老顾客。”王秀红如此说道。
出摊40年风雨无阻
刨粉、切粉40年,石塔桥南早已成了王秀红的“第二个家”。
“我家就在附近,所以一年四季,出摊是风雨无阻。”王秀红坦言,别看小小的一块凉粉,其实是一份辛苦活。凌晨一点起床,开始制作凉粉,清晨在丈夫的协助下将摊位支起来,之后便由王秀红一人坚守。从太阳初生到黑夜落幕,王秀红独自一人守在凉粉摊跟前,寸步不离,即使午饭也是由丈夫送来解决。
去年,王秀红独自骑着三轮车出摊,意外跌倒,左腿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流,缝了18针。在这种情况下,她都没有停下脚步,次日照常营业。
“我和丈夫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一双手生活。”王秀红相信,只要不怕吃苦,全家总会过上好日子。
另外,40年的风风雨雨,王秀红做的凉粉早已深得人心,“我要是动不动就不出摊,从很远赶来的老顾客扑空,肯定会失望,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王秀红坚定地说。
塑料袋用完
就准备“退休”
王秀红连包裹刨粉、凉粉的塑料袋也有讲究,“等家里的塑料袋用完,我们也就‘退休’了。”王秀红表示,家中的塑料袋剩余量就是正式“收摊”的计时器。
原来十多年前,王秀红一直对接的塑料袋供应商转行了,因为这家塑料袋质量好,于是她一次性购买了十几年的塑料袋囤放在家中。如今家中的塑料袋还够用一年,加之她的老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于是等到将家中的塑料袋用完,她就决定正式“收摊”了。
当谈及“收摊”这一话题时,王秀红脸上露出太多的不舍,毕竟小小的一块“凉粉”撑起了一个家,也结识了许多朋友。通讯员陈君佳慧记者陈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