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几年了,他留下一只搪瓷缸。”昨日,广陵区李典镇沿江村渔民陈如宝说,他已转产成为一名巡护志愿者,可能再也不打鱼了。这只搪瓷缸,尽管底部已锈蚀了个洞,但陈如宝不舍得扔。他称,这里面装满五代人的红色记忆。
不舍
锈蚀搪瓷缸被他珍藏着
今年55岁的陈如宝说,父亲去世后,他在整理物品时,唯独将一只锈蚀了的搪瓷缸留了下来。
这只已被锈蚀了的搪瓷缸,父亲是什么时候买的?陈如宝已记不清,他只记得,父亲生前一直用着这只搪瓷缸。
“我们年轻时就跟着他入江打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船上就多了只搪瓷缸。”陈如宝说。
之所以不舍得扔这只底部已破损的搪瓷缸,陈如宝称,搪瓷缸中“装”满了他们的渔家回忆,其中有不少红色记忆。
“打鱼很苦,累了,就仍由木船漂在江面上。”陈如宝说,每每在船上歇息,父亲总会用烧开的江水泡一缸茶,坐在船上望着江面,给小辈们讲长江中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宽阔的长江,藏了太多的故事,父亲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
回忆
父亲讲得最多的是送军渡江
哪家渔民捕到怪鱼,谁家的渔船遭怪风……这些奇闻异事陈如宝常听父亲说起,不过,父亲说得最多的,还是发生在长江上的战事。
“他正在打鱼,突然听到江边不断传来枪声。”陈如宝说,当时父亲意识到可能是日本兵来了,就赶紧跳下水,含着一根芦苇藏在木船底。父亲讲的故事非常惊险,说木船都被枪打中了,还好自己命大没被伤着。等枪声停止,父亲看到几个人赶来,其中一人还受了伤。
“他们要到江对面去,是父亲送的,他们是新四军。”陈如宝说,送新四军过了江,父亲才弄清楚,原来之前真是日本兵追击这几位新四军。
陈如宝称,父亲告诉他们,送民兵、送新四军过江,这对当时的渔民来说,都是常碰到的事。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家门口附近河中,停满了准备渡江的木船。渡江的船上,渔民是划船主力军,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跌宕
从月入五万到鱼获减少
“他总是端着搪瓷缸,讲着当年的援军经历。”陈如宝说,听得多了,他们才发现,原来老一辈的渔民身上有不少红色印记。
父亲去世后,陈如宝就将这只搪瓷缸留了下来。他说,看到搪瓷缸,就想起发生在江边的抗日故事和渡江场景。
“我们家是渔民世家,五代人都是打鱼的。”陈如宝说,他是第五代,也是最跌宕的一代渔民,亲历了长江渔业的兴衰。
陈如宝提及自己的打鱼经历。他称,在捕刀鱼和江蟹的季节,他们通常一个月的收入就达5万多元。
“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真多啊!”陈如宝说,渐渐地,一网下去,鱼越来越少,很多以前常见的鱼,再也见不到了。他们才意识到,渔业资源在过渡捕捞下开始恶化。
转型
他从捕鱼者变身护鱼者
随着江中鱼类种类和数量减少,2020年长江或全面禁渔,扬州沿江渔民忙着转产,陈如宝也是其中之一。
与其他渔民改行干其他职业不同,他选择成为一名志愿巡护员,从原来的捕鱼者,变身长江护鱼者。
“和志愿者们一起沿江巡护,保护江豚,保护长江鱼类,打击非法捕鱼。”陈如宝说,身份的反差,一开始让他有些不适应,但他觉得自己做得对,长江养育了他,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了。
陈如宝身份的转变,在沿江调查渔民转产的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看来,这是不少渔民的同识:生态“欠账”多了,就要为保护生态出一份力。
“他家的搪瓷缸,有着不少故事。”陈宜林说,其实很多渔民家中和老渔民身上,都有着不少红色印记和故事,亟待发掘整理。
“他们转产后,一些老渔具和一些经历,都是一笔历史财富。”陈宜林呼吁,相关部门可通过对沿江渔民走访调查,挖掘出这些渔民当年抗日援军的红色故事,他们当年的付出,不该被遗忘。记者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