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百年前,扬州微刻大师于啸轩在两场国际博览会上斩获两枚金奖,声名远扬。一百年后,于家后人带着一件他亲手雕刻的作品——镶玳瑁盖象牙筒回到家乡,将这件珍贵文物捐赠给扬州博物馆。“在博物馆向世人展示扬州文化,是这件作品最好的归宿。”于啸轩的曾孙马晓迎动情地说。昨天,扬州博物馆举行了捐赠仪式,这件于家四代人精心保管的牙刻微刻精品,有了新的归宿。
1
“小身体”藏着大秘密
筒身刻着157首诗4000余字
这件珍贵的镶玳瑁盖象牙筒,微微泛黄的天然象牙,搭配深褐色的玳瑁盖,象牙筒高8.3厘米、口径4.6厘米,只有手掌大小,周身布满精细的雕刻。
筒身下端是海水纹,涌起的海浪四周,布满了细密的纹样,刻法十分别致。上端则是云鹤纹,筒身一圈刻了4只仙鹤,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筒口还有两只飞翔的凤凰盘旋在此,每只凤和鹤的眼睛都嵌有玳瑁,更显精致。玳瑁盖则雕刻了立体盘龙纹,两条盘龙威武霸气、大气十足。
最令人称奇的是筒身主体部分,刻的是“花蕊夫人宫词”。这一部分不过2厘米高、5.8厘米宽,但经过初步计算,大约刻有157首诗4408个字。肉眼看上去,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文字连成了细线,只有用20倍放大镜才能勉强窥探这些文字的本来面貌。
放大镜下,于啸轩雕刻的均为行楷小字,极其精微,笔画之提、按、顿、挫,起笔、行笔、落笔,皆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正如邓之诚《骨董琐记》一书中的记述,“(于啸轩)奏刀时不以目视,而于衣袖中摸索刻划,能在方寸间刻千字,井然成行,无一败笔”,于啸轩的雕刻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专家介绍,这件文物珍贵异常,为于啸轩雕刻作品中的精品,根据筒内的红色印记,推测这件物品曾是用来摆放印章的,“扬州博物馆的于啸轩藏品为平面作品,而这件是立体筒状,填补了馆藏空白,具有代表意义。”
2
创造微刻技艺
作品曾获国际金质奖章
1873年,于啸轩生于江都,名硕。他发展了前辈浅刻艺术,创造了微刻技艺,能于方寸牙板上刻6000余字;牙扇骨指阔,可刻30行,其最小之字以20倍放大镜方可见之。于啸轩以其高超的微刻技艺闻名于世,艺术水平亦很高,王世襄在《竹刻》一书中称其雕刻艺术“惟其至极如江都于啸轩”。
扬州博物馆藏有于啸轩的一件牙刻作品《赤壁夜游》牙牌,只见画面中山石树木、河流房舍,皴擦多变,层次丰实,运用浅刻刀法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纸绢上水墨的深浅浓淡,用笔的抑扬顿挫之美。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在画面左上角不足方寸之处,竟刻《前后赤壁赋》全篇近千字,笔画细若蚊足。
1915年,42岁的于啸轩拿着他的作品,参加了日本东京大正博览会和美国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展览会,两件作品都获得了金质奖章。于啸轩的微刻技艺响遍大江南北,不少爱好者慕名而来。
3
捐出唯一一件传家宝
唯愿向世界展示家乡文化
昨日来捐赠这件宝贝的马晓迎、马晓燕兄妹是于啸轩的曾孙辈。二人早已定居国外,此次回国是为母亲奔丧,向扬州博物馆捐赠这件曾祖父雕刻的象牙筒,是他们要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母亲的遗愿,生前她因为身体不好,不能长途跋涉来到扬州。她去世后,我们决定第一时间把这件作品捐赠给扬州博物馆。”马晓迎说。
马晓迎介绍,这件象牙筒是家传的唯一一件曾祖父作品,“我听父亲说,这是曾祖父的最后一件作品,做完这件以后,由于身体原因,他放下了钟爱一生的刻刀。”本次将曾祖父的遗作捐赠给扬州博物馆,兄妹俩希望这件作品能在家乡的博物馆展出,向世界人民展示扬州文化,展现扬州雕刻技艺的出神入化,“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它,这才算发挥这件文物的价值,这也是它最好的归宿。”马晓燕说。
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自去年以来,扬州博物馆已接连接收了诸多扬州名家后人捐赠的珍贵家藏,“我们将做好馆藏文物的整理、研究、展示工作,让文物更好地宣传展示扬州地方文化,这样才能不辜负大师后辈的捐赠,不辜负扬州辉煌的历史积淀。”
记者林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