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了啥?88岁了还在划桨打鱼 打鱼惯了现在为养生
2019-02-21 10:14:00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别人藏网归隐,他却撒网养生。今年88岁的彭桂元曾坚持到大运河上捕鱼锻炼,被射阳湖镇当地渔民称为最年长的老渔民。

  “打了一辈子的鱼,习惯了!”彭桂元划着小船,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渔家人的洒脱和豪气,从20岁开始打鱼,其间还救过两人。

  1

  88岁还在划桨打鱼

  大运河宝应段,细心的市民偶尔能发现,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荡着双桨,在运河中漂荡,时不时地双手一挥,一张网撒入河中,船边还有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太。

  很多时候,捕到的鱼,大多又被老人放入河中,只有大些的,才会留下,每次,留下的都不多。

  老人叫彭桂元,今年已88岁。“射阳湖三面环水,水网密布,除了运河,我也在内河上锻炼。”彭桂元说,划着小木船靠近大运河,还要找几个人帮抬小木船翻个堤,就到了运河中。

  荡着双桨,有时在河上一漂就一天甚至几天,每次都带足干粮,他很喜欢呆在河中的小船上。

  “在家里坐一会,就有些不自在。”彭桂元告诉记者,这辈子呆最多的地方,就是水上。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从不用机械动力船,就靠着双桨。划着双桨闯荡各大湖河,也练就了他强壮的体魄。

  2

  坚持古法捕鱼

  彭桂元的家在宝应射阳湖镇冲林村,村里大多都是渔民,不少60多岁就不再入河捕鱼了。

  “打鱼人苦,风吹日晒。”彭桂元说,20岁时,以打鱼为生的父亲送了他一条小木船,让他跟着打鱼。

  从那时起,他苦练水上本领,祖辈都是打鱼的,很多捕鱼的手艺流传了上百年甚至更久,彭桂元称之为古法捕鱼。

  彭桂元最喜欢的一种古法手艺是夜钓。年轻时,一个人划着船,放下千米长的渔线,渔线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自制的渔钩,渔钩上放着诱食蚯蚓等。

  等到次日凌晨,彭桂元挨着线开始收获,每个渔钩上,都有各类鱼虾,千米长的线,有时要收一两个小时。

  “法子比较笨,很多人后来不用了。”彭桂元说,不少人有了机械化捕鱼工具,而他一直坚守,可能也是当地坚守古法捕鱼最老的渔民。

  3

  打鱼惯了现在为养生

  “变化太快,我们的捕鱼方法也跟不上时代。”彭桂元说,不少渔民老早“藏网归隐”,一天打鱼的收益还不如外出打工赚得多,更何况,原本习惯并使用了几十年的捕鱼工具,不少已被禁用。

  “像我这么大岁数还坚持下河的,还没听说。”彭桂元说,他25岁结婚,妻子嫁过来时才17岁,有三儿一女,妻子40岁时,就让其随船一起出去,如今已坚持40年。重孙都已10岁,子女也劝他们不要再出门入河了,可他不听。

  记者从当地了解到,彭桂元的子女没一个是捕鱼的,彭桂元可能是村中仅存的捕鱼人,还是一位高龄老汉。

  “以前捕鱼是为糊口,靠划桨一划就两三个月,去很远的水域。”彭桂元说,2000年以后,他捕鱼则是为了养生,习惯了水上双手一挥撒网的感觉,干净利落。

  在晃悠的小船上,他如履平地。他已不在意能捕到多少,绝大多数小鱼都会放生,剩下的就会带回家中,还分给左邻右舍,不再卖钱。

  彭桂元也有遗憾:他不知自己掌握的这些古法以后传给谁。

  记者孟俭通讯员梁永富

  风雨故事

  老两口曾救下两条人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是水乡,捕鱼是集体的,全村几十条船,一起外出捕鱼,晚上收工时,将鱼交纳集体,不能私吞,拣出大鱼,平均分摊,小鱼再放入水中,这是为后代也能吃好捕鱼这口饭。

  彭桂元说,他和今年80岁的妻子张秀兰还曾救过两条人命。1991年夏,他们到建湖恒济捕鱼,晚上,在镇边靠岸住宿,突然,听到河边“扑通”一声,看见一个人影跳下了水,张秀兰赶紧叫彭桂元。

  那时,彭桂元身体很棒,立即下河救人。原来,是因婆媳吵架,儿媳妇一时想不开。救上来后,又千方百计劝导对方,并送到镇上的家里,全家和好,至今,这家后人还常来看望他们。

  还有一次,他们去连云港海洲捕鱼,那是1998年春,一个下午,突然看见对过一条大船上一男孩不慎滑入水中,彭桂元立即跳入水中。当年小男孩才十岁。后来,这个男孩长大后,还特地开车接彭桂元老夫妻俩去连云港玩了几天。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