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杨荫昌后人捐赠家族史料 “扬州十二胜迹”你见过吗
2018-10-24 15:00:00  来源:扬州晚报  
1
听新闻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杨荫昌先生绘扬州十二胜迹图册暨家藏名人信札捐赠仪式”在扬州博物馆举行,杨荫昌的后人及家属将图册和藏品进行了交接,多位扬州文博专家和文化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捐赠图册信札

  还原清末民初扬州人文风情

  杨鸿庥,字荫昌,号映沧,是风箱巷22号杨氏小筑主人杨伯咸的弟弟。杨荫昌早年跟随哥哥在钱庄和盐号做生意,抗战爆发后,杨荫昌则以书画为生,他的画室名为“映沧轩”,是扬州著名书法家卞彬孙题写的。杨荫昌善诗书、精绘画、识碑帖,并长于鉴赏,在扬州小有名气,为众所推崇,扬州许多老店号曾经他介绍,由当时上海著名书法家唐驼题写店号。

  昨天,杨家后人捐赠的民国版本《维扬古迹》(又名《扬州十二胜迹》)绢本图册两册,均为四寸见方开页绢本,封面封底皆为木制。封面题有“维扬胜迹”四字,翻开内页,一图一记,共选录了盛清扬州时期十二胜迹,分别为绿杨城郭古红桥、碧纱笼处、红桥南郑职方影园、晋树庵、古茱萸湾、铁佛寺、镇海楼、青龙泉、小金山故址、竹西亭下月明桥、傍花村、廿四桥草堂。其中,不少胜迹与今日相比,面貌已大不一样。

  “杨君荫昌,京江俊士,兼精绘事,居扬郡也久矣,每于春秋佳日,招携友朋,畅游吾扬名胜,追维陈迹,感慨系之,曾择意想所及,写图十二徵诸……”《维扬古迹》的题跋中,刘显曾的文字证实了《维扬古迹》作者为杨荫昌,且十二幅名胜的画和记,均由杨荫昌作。同时,《维扬古迹》后还有刘富曾、周树年、程善之、陈懋森、卞彬孙、程善之、易君左等20多位社会名流的题跋,足见杨荫昌其时在扬州文人圈内的感召力。

  另一件珍贵藏品则是杨荫昌与扬州各界名流的书信来往,手札共收录100多封信函。信札的内容大多为诗词唱和、文人雅集,或聚会赏花、诗酒流连;或叙旧小酌、交友结谊;或相互求画、才艺交流;或书画鉴赏、互为切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民初扬州文人的生活细节和活动场景,风雅多姿,不拘小节。

  后人说法

  扬州是祖父最魂牵梦萦的地方

  今年75岁的杨晟是杨荫昌的孙子,杨荫昌所绘的《维扬古迹》以及名人信札的释文解读都是由他完成的。

  昨天的捐赠仪式现场,杨晟数度哽咽:“我的叔父、父亲,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祖父遗物的归宿奔波忙碌,今天父辈的一大遗愿终于得以达成。”

  杨晟介绍,祖父杨荫昌祖籍镇江,杨家后人也曾思虑过,祖父的珍藏究竟捐给扬州还是镇江。“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扬州,因为这是祖父最魂牵梦萦的地方。”杨晟回忆,叔父在病重时还不忘嘱咐他整理好祖父的信札,这十余年他一直在整理、研究祖父画稿以及书信,在将原件捐赠给扬州博物馆的同时,更由扬州广陵书社出版了纸质线装书。

  “今天祖父遗物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未来也将在扬州博物馆得到更好的保存,这比放在我们家里更有价值。”杨晟说,书信和画稿如果能够对研究当时的文化生态起到一点拾遗补缺的作用,或是在将来的展览中给更多人以启迪,那么便是发挥了祖父遗物最大的文化价值。

  扬州市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扬州博物馆的定位就是收藏跟扬州地方有关的历史文物,研究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明。杨家后人捐赠的《扬州十二胜迹》恰恰与扬州的地方文化密切相关,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专家学者

  为研究扬州历史提供珍贵史料

  捐赠现场,多位扬州文博专家和文化学者纷纷发言。扬州博物馆名誉馆长、文博专家顾风表示,“从杨晟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家族的传承。他以一己之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把文物捐给博物馆,连同他的劳动成果一起捐给博物馆。”

  在顾风看来,这批文物虽然不是鸿篇巨制,但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从这些书信能够让我们窥见晚清民国时期,扬州人的交流和交往,非常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继承。我觉得以研究这个资料为基础,能够唤起对我们晚清民国文化艺术界文人的重视和了解。在当时扬州衰败的情况下,文化人依然在这里坚守,他们那种社会担当并没有随着扬州文化经济的衰落而消失,这非常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

  扬州著名文化学者顾一平认为,以杨晟为代表的杨家后代,把家族史料捐赠给扬州博物馆,是一个高尚的举动,也是对扬州文化的热爱。他回忆道,20多年前他有幸看到书札的全部内容,发现其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人物、书画、题字等全是扬州一代文化书画大家,书法艺术也是一流的,要是能够印出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扬州十二胜迹》中描绘的这些胜迹,由于历史变迁,大都今已不存,而这些图记,和众多民国社会名流的题跋,可谓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对我们研究扬州历史,特别是研究扬州名胜古迹、人文掌故提供了珍贵史料。”

  杨晟整理祖父这批史料,扬州市书协主席杨小扬是见证者之一,并且承担了一部分整理工作。“杨家后人把这样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捐赠给博物馆,彰显出扬州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认真观看过《扬州十二胜迹》和信札的扬州著名文化学者韦明铧表示,“我们通常认为在晚清和民国的前20年,这段时期内,扬州是非常的衰弱,经济上面临崩溃,文化艺术界也比较人才匮乏,但是通过这个史料的展示,可以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看法。我们发现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扬州并不像所想象的那么凋零,它的经济依然在运转。从这批信札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扬州当时衰败的情况下,部分扬州文化人依然用各种方式顽强地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这笔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非常丰富的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的具体活动范围和生存状态。”

  记者 车林

标签:扬州;提示;胜迹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