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6日讯 他是《三个和尚新传》里的小和尚,一段“戏耍佛珠”将传统杖头木偶表演精髓融入其中;他是《白雪公主》里的王子与管家,真人表演走上舞台开启人偶同台序幕;他是新版《嫦娥奔月》里的后裔,传统杖头木偶搭载先进声光电技术焕发活力;他还是现代题材木偶剧《神奇的宝盒》里的山鬼、鲨鱼,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收获一批“偶迷”。他是张照,演绎着不同角色,也映射着扬州木偶发展的坚守与创新。
苦练基本功
3斤多重木偶一举就是1小时以上
张照与木偶的缘分,从1999年进入扬州艺校木偶表演班系统学习木偶开始。能找一份稳定工作是他学习木偶的初衷。而这个想法随着对这门传统艺术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发生了改变。“我要好好学木偶。”
练举功是一个木偶演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功夫。“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45分钟……练举功要达到1个小时以上,才能自如支撑一场木偶表演。”张照回忆道,当时的木偶约3斤多重,起初练完后手一直发抖,但为了训练效果,他还会增加负重。
“2003年,我有幸在大戏《三个和尚新传》中饰演小和尚这个角色。当时每天来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练30分钟的静举功,然后跟着老师手把手练耍佛珠。”张照说,这部剧有一分多钟时间是在耍佛珠,“一开始手都是同向的,后来慢慢掌握,用木偶脖子转珠子并不算很难,难的是将佛珠抛给距离5米之外的另一个人,抛出去的时间、高度需要反复练习,还要保证佛珠抛出去的形状是圆的。”凭借这部剧,2004年张照获得了文化部表演奖,而后“戏耍佛珠”也成了他的保留节目之一。
仔细琢磨研究
用精彩表演赋予木偶生命与情感
“木偶也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这需要演员通过自己的操作将情感赋予传递给木偶,让它活起来,否则你举着的就是个木头人。”张照说。
在准备小和尚角色时,张照会仔细琢磨戏中歌词,听小和尚的语气,看之前的动画片,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向前辈请教,尽量展现不同于大和尚、瘦和尚的那种小孩子的机灵机智、天真无邪。“还有在2014年获得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表演奖的老版《嫦娥奔月》选段里的后裔,关于他的表现更在于手上感觉,初次见面的两个恋人,很多话想说不敢说,要通过手上操纵的杆子来表现人物的羞涩、欣喜。”
以上剧目是相对较为传统的呈现方式,直到《白雪公主》的开演,开启了人偶同台的序幕。“我在里面真人出演管家和王子,原先传统木偶剧台前有一道挡片,而这次舞台则是完全开放式的,对演员提出了新要求。”张照说,之后新版《嫦娥奔月》更是让单纯木偶操纵与声光电技术融合,带来新挑战,“如全息投影上山川在向下,而我操作的后羿要做出攀爬的动作,以此来展现登山画面,这需要演员与投影配合。”
创新表演形式
这条鲨鱼会把孩子“吞”进肚子
现代题材木偶剧《神奇的宝盒》不仅融入了先进的舞台技术,还有众多创新的表演形式与木偶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对于表演者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张照在剧中饰演的山鬼,需要演员全身穿进偶里,手拿着木偶头表演。尽管是新形式,还是对演员的举功提出了要求。另一个角色鲨鱼也并不轻松。“这条鲨鱼全长4米5,需要三个演员将偶套在身上,分别操作鲨鱼的头、身、尾。”张照介绍,操作的难点首先是负重,其次是与后面两位演员的配合。孩子们因为说谎而被鲨鱼“吞”进了肚子里,这个场景的表演给承担鲨鱼头表演的他带来不小的挑战。“当听到‘哈哈哈哈,你说谎’的台词时,鲨鱼就会张开嘴,演员会把小孩子造型的木偶送进鲨鱼嘴里,随后我就要将鲨鱼嘴闭上,在内部迅速将木偶传到下一个人的手上。”张照介绍道,这一连串动作只有大约30秒的时间。
“无论舞台技术如何变化,演员需要的是不断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张照说。
记者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