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过的月湖

正在拓浚的护城河故道

改造中的日湖
中国江苏网5月22日讯 大明寺西园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罕见的贴水园林。“大明寺”有一个“明”字,而在西园内,也有日湖和月湖。但长期以来,日湖和月湖相望而不相通。昨天,记者从大明寺获悉,未来月湖将从唐子城护城河引来汩汩清水,并通过涵洞输水进入日湖,打造出富有禅意的护城河公园——禅境园。
千米外引来护城河水
日湖月湖将首次实现贯通
日湖、月湖形成年代久远,但水源始终靠自然降水进行补充,月湖虽深,湖面却并不开阔,日湖更是成了“半亩方塘”,也少了点灵气,稳定、可靠、清澈的水源成为日湖、月湖的一大难题。
为此,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铺设近千米大钢管,将唐子城护城河的活水引进月湖,而由于地形落差太大,不得不增设动力泵站提水。目前铺设工程已完成。
昨天,在以前的平山渔场,记者看到,大型挖掘机正对护城河故道进行深度开挖,已深至黄土层,这可能是自唐以来最大的拓浚。
未来,本来几近干涸隔断的护城河故道和日湖,将通过水面连成一体,在河的西岸分别建有茶园、菜园和禅园,并将建成大型亲水平台;不远处的唐子城、鉴真图书馆、鉴真纪念堂、栖灵塔等著名唐代风格景观将成为禅园背景,洋溢的唐风、平静的水面,形成了悠远的意境。此外,药草园、茶园、菜园,以禅意农耕为主题,可进行劳作体验和科普教育;并在茶场纵深处增加背景林,沿河设置人行步道,并与堡城路北侧串联,从而形成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大明寺传统的佛教文化旅游缺乏休闲体验与景观的互动参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需求,通过打造大明寺北侧的护城河公园——禅境园,将形成独具特色、相对独立,且与瘦西湖景区相得益彰的景色。整个工程将于今年6月底竣工。
月湖此前已改造完
栽植莲花,营造“赏月采莲”意境
其实在月湖的南侧,大明寺内还有一处著名的水体,“天下第五泉”即位于此。前年完成的大明寺及西花园景观提升工程,是自清朝建成以来最大、最重要的一次修缮和提升。经过修缮的西花园,用树木和叠石,营造出一个茂林修竹、野趣天成的诗书园林,再现明清园林意境。
西花园亦称御苑芳圃,坐落于大明寺平山堂西侧。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当时面积较小,1978年为迎接鉴真像归国探亲进行了扩大,西花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康熙、乾隆御碑亭、天下第五泉、鹤冢等,而其中的楠木厅、柏木厅,都是特地从老城区拆迁搬建而来,虽为后来添加,却成了西花园重要景点。
此次改造中,通过瀑布、叠水的手法,利用西花园水体与月湖之间约5米的高差,将两个水体之间相互沟通、联系,从而形成三个水面。其中,上层的通道用拱桥相连,下层用浮桥、栈道或石板桥连接,游人可见涓涓细流,也可近距离接触水面。
对月湖的改造,则是在湖内栽植莲花,以阐述“赏月-观花-采莲-折藕-静心”的意境。此外,园内还栽植色叶树,通过色叶树种的搭配,以达到春花、夏夜、秋实、冬枝的观赏效果。
未来,为营造禅意空间,大明寺还将在日湖、月湖、放生池沿岸增设夜间灯光效果、背景音乐播放器等。
(仁戒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