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5日讯 4月22日上午8:00,2018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鸣枪。21.0975公里赛道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公园,将美丽中国扬州样板、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城市魅力尽情展现。穿行在文化之城、活力之城、公园之城,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选手精神倍增。《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李中文说,扬州自带春意和诗意,如果一定要为这座浸润在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名城找出两句代表诗句,那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
此言极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了无痕迹的“旅游广告语”,大诗人李白在世人心中种下诗意冲动:“人这一辈子,总得去一趟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一块“导游指路牌”,古扬州的魅力藏在深宅大院的私家园林中,现代化大扬州早已将园林“移”到外面来、“搬”到大街上,遍布街巷的300多个开放式公园,绘就绿杨城郭新画卷。
1月27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扬州代表团审议,要求“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3月29日,娄勤俭来扬调研,再次强调扬州要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
这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宏大时代命题。新时代的扬州人,必须用改天换地的气魄和勤劳的双手,按下蛰伏已久城市复兴雄心与梦想的“快进键”。
机遇已经来临,扬州已经踏上争创第四次辉煌的新征程。回望眼,历史上的扬州,之所以汉唐清三度繁盛,凭借的是煮盐铸钱的资源优势、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大运河的交通优势以及盐税征收的政策优势,今日之扬州要重铸辉煌,唯有创新,唯有奋斗。
恰似百川入海,一座城市的精彩,有着对昨天的思考、今天的探索、明天的希冀。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就是在城市历史文脉肌理上的一次传承和创新,它所带来的城市格局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催生的不仅是诗意生活、闲情逸致,更为一座城市在新时代不断破解困局、砥砺前行、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丰沛的精神原动力。
城在园中,一座世人心驰神往的公园城市
今日城市之竞争,最终比拼的是个性、是价值。城市发展与崛起的历程中,都会遇到三大难题: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一城公园一城绿,生态,恰如一枚勋章佩戴在扬城胸前,让这座千年古城靓丽出列
今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古人云:四十而不惑。不惑,即参悟道理和规律。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令人心驰神往?不妨回溯改革开放初期,刚刚打开国门之时,先且不说欧美发达国家,仅仅是身边的亚洲“四小龙”,已让我们啧啧称赞。鳞次栉比的大楼、车水马龙的喧嚣、流光溢彩的店招……这是那个时代,我们对现代化城市的憧憬。
而今,当我们拥有这一切时才猛然发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反而一个个恼人的“城市病”扑面而来。痛定思痛,我们真正地明白,人的本质的需求是自然、是生态,是一块将心灵安放休憩的绿色空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扬州创新提出了“公园+”的城市发展理念,把城市公园作为规划的核心要件,优先定点规划建设,再在周边布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生活区、商业区等。在古城区和老城区,扬州提出“+公园”理念,因地制宜地添加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这些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园,已成为老百姓的活动中心、交流中心、健康中心。
近年来,全市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免费公园共344个,其中开放性综合公园36个、社区公园204个、专类公园29个、口袋公园75个。特别是在扬州主城区,东有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和李宁体育园,西有体育公园和明月湖公园,南有运河三湾风景区、扬子津生态中心,北有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蜀冈生态体育公园……除了这些市级体育休闲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更是广布居民集中区域,市民步行5至10分钟就可以到达附近的公园,均衡覆盖整个市区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公园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显然,它更是千年扬州城市规划理念的一次创新与革命。
扬州素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誉。但传统的扬州园林多是私家园林,主要用于满足园主的个人需求。而今,扬州强调公园姓“公”,打造面向市民开敞的、无障碍的、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
如今之扬城,居民可以推窗见绿,亲近自然;可以与家人步行或骑单车就近逛公园,来一次神清气爽的深呼吸;可以约三五好友到体育休闲公园挥汗如雨、快意人生……即便身处闹市,亦可随性步入一座公园,惬意把握人生节奏的快与慢,可在身边的公园中去眺望诗与远方,可以在当下品读古代园林的韵味……这样的城市生活,怎不令人神往?
今日城市之竞争,最终比拼的是个性、是价值。
城市发展与崛起的历程中,都会遇到三大难题: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深情做了个比喻:城市如人,有特色才被需要。一城公园一城绿,生态,恰如一枚勋章佩戴在扬城胸前,让这座千年古城靓丽出列。
今天之扬州,游客人在画中游,市民人在画中居。2016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直播中,嘉宾主持郦波教授称赞道:“扬州是一座经得起航拍的城市。”
原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扬州把城市生态作为一条发展主线,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我的家乡扬州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新方向,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上实现了新跨越、新升级。”
家在园中,一种天蓝水绿景美的诗意栖居
正如哲人所说,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最为直观和生动的“风向标”。其指向就是,真正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心中,前行的道路方向就永远不会出现偏差
近年来,买房的扬州市民患上了“选择烦恼症”。过去,古城、老城与新城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而今,扬城变成了公园城市,到处天蓝、水绿、景美。东南西北的房价相差不多,早已没有了“价格洼地”。很多扬州人感觉住哪儿都不错,不知如何选择,于是有了幸福的“新烦恼”。
今天的扬州市民总会自豪地说:“我家住在公园里!”这一诗意栖居,源自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其发端就是宋夹城。
2012年底,因为场馆老化和城市发展规划需要,位于瘦西湖畔的老体育场拆迁,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议。市民意见最大的,不是拆不拆,而是这块扬城最大的公共体育设施拆除后,去哪里健身锻炼。
如何满足市民向往健康生活的质朴诉求?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回应民需,决定把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试验田”,改建成一个开放式、全民性的体育休闲公园。
2014年4月,添加了植被与健身设施的宋夹城以“体育休闲公园”定位向社会免费开放,随即成为扬州人气最旺的区域——市民心中的“健身后花园”。如今,从空中俯瞰位于蜀冈—瘦西湖景区中心地带的宋夹城,水绿一体,犹如一块鲜丽的翡翠镶嵌于城市核心。据统计,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开园以来,已接待市民和游客逾600万人次,“扬州的瘦西湖,我们的宋夹城”成为扬城百姓广为流传的口头语。
借鉴宋夹城的成功经验,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帷幕正式拉开。市委、市政府提出,开放式公园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没有低标准,没有“普通版”。扬州建成的各类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健身功能完备,所以建成一个火一个。
在城市公园中,随处可见这样的风景,老人悠闲散步,孩童快乐嬉闹,还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在拍婚纱照,平凡、恬静、悠然之中,有种莫名的感动。公园体系不仅建在老百姓的身边,更建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正如哲人所说,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最为直观和生动的“风向标”。其指向就是,真正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心中,前行的道路方向就永远不会出现偏差。
公园体系建设,不仅是听民声、顺民意之举,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现实传承。扬州历来就有“盛世造园”传统,回望历史,扬州园林绝对是中国园林最闪耀的明珠之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扬州画舫录》中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
扬州历史上的三次繁盛,留下了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一批中国园林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园林建筑,穿越千年风采依旧,成为古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
今天的扬州公园体系建设,不仅沿承了古典园林的精妙手法,更对标当今世界发达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扬州将目光锁定美国纽约中央公园、高线公园,加拿大温哥华斯坦利公园,以及联合广场、雅乐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公园。(记者 继业 景炎 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