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扬州槐泗镇八十老汉写板书、赠良言——好家风让儿孙个个成才
2018-04-25 07: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槐泗姜家庄姜氏,据说是元代蒙古族南侵,其祖上随大批山东人逃至苏州。又经过八王之乱等战争的骚扰,使这部分人沦为无业游民。至万历年间,随着一大批拓荒者,来到扬州。其祖姜庆璜、姜子琦定居在槐泗河口姜庄。

  自姜子琦定居姜家庄后,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已传庆、子、文、有、豫,接着传自、天、尔、荣、廷,又传汝、克、宏、师和兆、跃,再传大、明和德、开、景、泰,前后已延续了十七代。

  姜氏一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记载的从清代咸丰起,姜族就出了一个举人叫姜文济,到民国初期出了一个县参议员姜克文,一个国务秘书姜克琦(前清还出四个武举,四个秀才,贡生监生十多个),抗战期间还有地方交通员姜宏勋、姜师顺等护送新四军干部运送枪支、策反韩籍士兵等,解放前共出了十七位私塾先生,姜家庄被附近乡民誉称为书香门第,据已知现有博士六人,硕士、学士等未做统计。

  四字真言传家风

  今年近八十岁的姜宏展是姜家庄姜氏第十三世孙,其父亲姜克容是一位既当私塾先生又行医的儒医。姜克容在教书之余就行医,在那个医药极为匮乏的年代,姜克容没有把行医作为一门生计,而是把治病救人做为自己的目标。当时有很多乡亲,没医生看病,看不起病,姜克容不仅免收医药费,还及时的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做私塾先生同样如此,遇到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姜克容就给予减免。不收医药费,减免学费不等于就可以不负责任,对待患者、学生,姜克容都非常的认真,以一个长者、友人的忠诚去对待。在姜庄、运河村以及槐泗镇,凡在他那儿念过书或经他把脉问诊过的人,提到姜克容老先生,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是一位大好人。

  姜克容没有给儿子姜宏展留下什么遗产,但是做事认真,待人诚实,成为了一笔最大的精神财富,被姜宏展继承了下来,也逐渐成为他家的家训。

  好家风铸就好事业

  姜宏展在其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自幼在私塾学习。当时恰逢教育改革,上了两年私塾后,就到槐泗小学读书到六年级。在学校期间,他认真读书,刻苦学习,不仅很快跟上了学校的学习进度,而且成绩名列前茅。进入中学后,姜宏展没有放松要求自己,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踏实地学习,一直是班上的骨干,成绩名列前茅。高中三年间,虚心求教,团结同学,被老师、同学们选为班主席。一九五九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师范学院,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面对突如其来学业上的变故,姜宏展没有埋怨,没有气馁,而是一回到家便参加了工作。

  第一天上岗工作时,从普通工人做起,姜宏展勤勤恳恳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慢慢地得到了车间主任、厂领导、集团领导的信任,从工段长,到车间主任,再到科室科长,直至到扬农集团公司工会任副主席(主持工作)。每一次工作变动,从未找过任何领导和组织或提出过自己的要求,靠的是工作认真,为人诚实。

  写板书、赠良言,儿孙个个成才

  姜宏展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想托人到市级单位上班,但是姜宏展没有同意,最后被分配到邗江的一家县级部门任职,为此父子二人一度关系紧张。面对儿子的不解,老姜就和他重温家训、家风,教导他到哪工作,都是一样的道理,越是基层,越能接近群众,接地气,掌握第一手资料。事业有成与否,关键是要认真学习,克苦磨练自己,诚实做人,踏实工作。在儿子上班第一天,老姜亲自手书一封,让儿子带在身边,时刻提醒着他,做人要认真,做事要诚实。

  姜宏展的大儿子按照“认真、诚实”的家风,没有辜负父亲和家庭的期望,安心基层,埋头苦干,踏实工作,仅用了三、五年时间就立足本岗位,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获得单位的认可,现在已是一家市级行政单位的负责人。

  姜宏展教育孙子尤为用心,在他小孙子刚会识字的时候,老姜就在黑板上写了“认真、诚实”家风四字,和小孩子讲解家风的来历、意义。老姜的孙子也很争气,刻苦学习,高中时就被选拔去新加坡上学,每次暑期放假都自找单位实习,参加社会活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现已毕业参加工作。

  家风如水,润物无声;家风如歌,余音绕梁;家风似光,照亮迷途。

标签:
责编:张静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