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确定"路线图"到2020年扬州服务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
2018-04-14 13: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4日讯 昨天,记者从扬州市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推动扬州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服务于扬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扬州市政府印发了《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等现代服务业发展“1+3”系列政策意见。未来三年,扬州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更可喜的是,我市将加快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驾齐驱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5%左右。

  新政策

  现代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意见出炉

  近年来,随着全市上下强力推进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市服务业强势崛起、亮点纷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去年上半年,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明确“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市发改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了《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的若干政策意见》《扬州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认定办法》和《扬州市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考核办法》。

  “与以往出台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相比,此次印发的‘1+3’系列政策意见,改变了以往政策意见往往仅涉及单个产业、单一政策、单项工作的情况,创新构建了政策体系,并且瞄准了痛点精准施策,构建了有重点、有梯度、易操作的政策安排。”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可以让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涉及的每个部门和地区都能清晰找准目标、定位、任务和主要抓手,做到路径清晰,未来可期。

  新看点

  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000亿

  “1+3”系列政策有何新看点?据市发改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1+3”系列政策意见由一个《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统领,《关于实施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的若干政策意见》、《扬州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认定办法》、《扬州市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考核办法》则分别在资金保障、项目引导、企业培育上,保证了行动计划中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八大工程顺利实施。

  记者从这份《行动计划》中看到,我市将加快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张与质态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

  更可喜的是,我市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驾齐驱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5%左右。

  不仅如此,在加快项目建设、培育重点企业、提升集聚水平等方面,同样有新看点。据了解,我市将招引、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到2020年,每年推进4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重大项目产出贡献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并且加大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到2020年,培育100家市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100家市级生活性服务业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此外还将构建资源集约、区域集聚、服务集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规模达1500亿元。

  有保障

  出台系列措施保障计划实施

  那么,这张精彩成绩单背后的底气来自哪里?市发改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障上述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我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该负责人列举了几条“干货”。例如,对营收、效益增长迅猛的服务业骨干企业和新增列统企业给予奖励。对高研发投入、新获认定驰名(著名)商标、新制订市级以上服务标准以及实施市级以上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连锁化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获评互联网平台重点企业和优势生活服务类APP的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对创新示范项目给予补助,对公共服务项目给予奖补。

  重大项目将筑起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底气。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修订后的《扬州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认定办法》相比前期的认定办法,将细化认定标准、强化效益要求、优化认定程序。具体来说,服务业重大项目将被界定为两档三类,即项目投资10亿元(1亿美元)以上的载体建设类,项目投资1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经济贡献类和就业贡献类,并分别设定具体标准。“新投运”也将调整为“新达效”,项目认定4环节将调整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和新达效,突出了项目建设效益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培育方面,新的政策意见明确,我市将确保净增,做大规模。《扬州市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考核办法》将考核项目从近年来的“新增”重点企业调整为“净增”重点企业,确保全市服务业重点企业队伍在逐年优化基础上规模不断扩大,建设一支规模大、质态优、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主体队伍,具体到2018年,就是要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100家的目标。

  通讯员发改 记者孙炎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