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1日讯 “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这是郑振铎在《鸬鹚》中描写的经典画面。昨天,这一画面在瘦西湖上得以重现。
一渔翁、一扁舟、十几只鸬鹚
瘦西湖上表演“鸬鹚捕鱼”
李跃平,邗江区八里镇的“渔翁”。57岁的他,驯养鸬鹚和用鸬鹚捕鱼已40年了。
鸬鹚捕鱼的装备,有鸬鹚、小船、竹篮和带钩竹竿。小船带鸬鹚下水,竹篮装鱼,带钩竹竿是指挥鸬鹚入水或上船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划船的工具。
鸬鹚从小被李跃平带大,它们都听得懂主人的呼喊指挥。
昨日上午9点,李跃平与十多只鸬鹚登上只有3米多长、80厘米宽的扁舟,进入瘦西湖水域。船小,在水中随波起伏,但常年在水上劳作的他,来去往返自如。
鸬鹚可吞下几斤重的鱼,为了防止它们吞食,李跃平在鸬鹚脖子上系上草绳;同时,为了能钩上鸬鹚,它们的脚上还系有一段绳子。一声号令之下,十几只鸬鹚跳如湖中,潜入水底,不一会儿又浮上头,有的鸬鹚嘴中已“钓”上了鱼。
李跃平用带钩竹竿一钩,熟练地钩上了系在鸬鹚脚上的绳子,将鸬鹚用竹竿挑上船,再将鱼从鸬鹚口中取出。
瘦西湖风景区文创部部长张衡介绍,这个4月的每个周末,瘦西湖上都有“鸬鹚捕鱼”表演,表演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半到11点,下午1点半到3点半;表演的区域主要是五亭桥-二十四桥水域。
曾因捕鱼凶猛闻名全国
驯养鸬鹚,是李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们三兄弟都驯养鸬鹚,在八里是出了名的。”
过去多的时候,李家一家就有上百只鸬鹚。现在数量虽然少了,但他们依然坚持每年繁殖鸬鹚、驯养鸬鹚,“现在就是鸬鹚繁殖季节,你看鸬鹚的‘脸’都变红了,这说明它们已进入繁殖期了。”
捕鱼的鸬鹚,以雄鸟为主,“雄鸟力气大、灵活,捕鱼更厉害。”
李跃平说,区分鸬鹚雌雄很简单,“雄鸬鹚叫唤,雌鸬鹚不叫唤;雄鸬鹚比雌的个头要大。”
鸬鹚只在繁殖季节产蛋,每个繁殖季,一只雌鸬鹚产蛋10多枚,“产下的鸬鹚蛋,我们都会孵化,蛋的孵化期比小鸡孵化期长3天,是24天。”
小鸬鹚出壳后,长到3个月后,就能下水在老鸬鹚的带领下,逐渐学会捕鱼。
扬州的鸬鹚曾因捕鱼凶猛而闻名全国。李跃平说,过去他们驯养的鸬鹚,卖到过全国很多地方。
记者了解到,扬州鸬鹚已非常少,“广陵、邗江两地,鸬鹚加起来也就100只左右了。而扬州全市,总共也就500只左右。”
李跃平说,人工驯养繁殖的鸬鹚,是经过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像我们有时候捕鱼时,家养的鸬鹚也能吸引野生鸬鹚过来,但野生鸬鹚驯化不了,跟一会儿就飞走了。”
张衡介绍,瘦西湖“鸬鹚捕鱼”表演已成为传统项目,非常受游客欢迎。
欲为“鸬鹚捕鱼”申遗
从渔家手艺成为民俗文化
在中国,鸬鹚被驯化为捕鱼工具已有数千年历史。据记载,最迟在三国以后,鸬鹚就被我国人民普遍驯养为捕鱼工具。
如今,扬州从事鸬鹚驯养繁殖的人越来越少,“但这是一门很古老的捕鱼技艺,丢掉了很可惜。因此,我们现在正积极申报‘非遗’,让这一门技艺传承下去。有人愿意跟我学,我也愿意教。”李跃平说。
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在扬州内河,人们就能见到鸬鹚捕鱼的场景。不过,由于鸬鹚捕鱼具有局限性,如它们一般只能在冬季捕捞,而其他季节因为鱼在水中非常活跃,鸬鹚捕鱼的成功率很低,因此很快被其他捕鱼工具取代。
不过,“鸬鹚捕鱼”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印象,已深入人心,能让人感受到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这也是受到游客欢迎的重要原因,“用表演的形式,让‘鸬鹚捕鱼’这一方式继续传承,观赏性高,也很有价值。现在不仅小孩和年轻人,老人都很多年没见过鸬鹚捕鱼了。”张衡说。 记者 向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