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31日扬州讯 (陈诗瑶 詹其港 吴雯婧 李源) 夜晚十点,位于云南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的尹兆场完全小学早已放学了,但仍有一间教室亮着灯,一个年轻的老师正耐心地与学生聊着,她就是马丽雯,一位刚从扬州大学毕业的支教老师。
尹兆场的大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缺乏照顾,马老师每晚为他们留的一盏灯,成了孩子们最温暖的依赖与陪伴。
从甘肃到云南 马不停蹄的支教生涯:
“为了这句承诺,我一定要做下去”
“来到云南支教两年,很大程度是为了兑现与弥补一个曾经的承诺”,马丽雯面带追忆。
早在大二暑假,她便曾前往甘肃会宁支教。当地的学校没有教室,破旧的土房搭作了简易教室;没有黑板,家长们用木板和墨汁刷成黑板;老师稀缺,一位老师同时给几个年级的孩子上课;不少学生每天翻山越岭,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上课。马丽雯与她的支教团是第一批到会宁支教的老师,深受孩子们的依恋,离开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他们拽着我的衣袖,眼睛里泪汪汪,看得我一阵阵心疼”,马丽雯答应以后每年回去看他们。
但几年过去后,与孩子们的联系终是断了,这让马丽雯心头总觉得空缺了些什么。于是在看到“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前往,想把当初对会宁孩子的承诺换来这里实现:“毕竟他们都一样的,需要老师,需要知识,需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两年的时光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姑娘来说十分宝贵,将两年的青春投入小山村的教育,从娇生惯养的城里女孩变成“山间村妇”,家人、朋友纷纷不理解,劝她放弃支教。但马丽雯依旧义无反顾,在去年八月,与另一位队友一同前往云南省保山市。
支教所在的尹兆场小学共有280名学生,12名老师,寥寥的老师便是学生们求取知识与通往未来的唯一通道,马丽雯的班上有37个孩子,她变成了37个孩子的“马妈妈”。
从棍棒铁链下“解救”学生:
“看到他们被打,我身上也火辣辣的疼。”
谈起当地的教育,马丽雯忍不住皱起眉头。由于经济、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这里的学生家长大多在外务工,很难拥有时间与耐心陪伴孩子,更信奉棍棒教育,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当被通知来学校,家长往往不问缘由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打骂,扇耳光、抽皮带屡见不鲜,打到鼻子嘴巴出血也有发生。“每次看到学生被打,我觉得像是打在自己身上火辣辣地疼”,马丽雯面色沉痛,“有学生看到父母来学校就浑身颤抖,是真的在抖啊”。
针对这样的情况,马丽雯一家一家的进行家访,尽力家长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建议,转变们的教育理念,为正如她所说,“我教的不止37个孩子,是74个,还有家长们”。令她感动的是家长们都很信任自己,在她的解释与劝说下,无故殴打孩子的事情几乎再无出现。
此外,马丽雯努力寻找更温和有效的方法与孩子们交流。段磊(化名)是马丽雯班里最让人头疼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频繁逃课,他的父母甚至用链子将他锁在座椅上。当马丽雯无奈地问他如何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孩子扬起稚气的脸,语气平淡且无辜地说:“老师你打我吧,打我就能好好学习”。听完孩子的话,她心头五味杂陈,此后,每天晚上在学校陪段磊到十点,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为他补习,也不时陪他聊聊天,化解他对于生活的抗拒与迷茫。使她欣慰的是,一段时间后,段磊的成绩与性格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班里像段磊一样的孩子还有不少,马丽雯不肯放弃任何一个,每个夜晚,一盏灯为需要学习与情感帮助的学生长留。
296封书信打开山门 质
朴童言惹众人泪崩:
“我会好好学习去找你玩,和你玩一整天”
为了让学生对山外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马丽雯联系母校扬州大学的学弟学妹,共同筹建了“飞鸽传书”计划,使山区孩子们与扬大学生一对一通信交流互助。为了让交流更为通畅,马丽雯还和当地的老师一起整理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点等。自去年11月起,两地便开始了通信。
11月中旬,来自山外大学的第一批信送到了尹兆场小学的学生们手中,“孩子们开心雀跃的样子,让我觉得一切真是太值了。”马丽雯说道。“他们的满足感,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些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心里抑郁的情况,有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哥哥大姐姐跟他们讲外面的世界,会让他们找到心理寄托.”,马丽雯说道。孩子们收到信后急切地一笔一划写下回信,或是工整的方块字,或是规整的拼音,或是小心翼翼绘上的图画,稚嫩的笔迹传达着他们的兴奋与向往。
“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好,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悄悄地离婚了。他们没有告诉我,我会理解他们。我会好好学习,考到你们学校找你玩,和你玩一整天。”
这是社工专业的周嘉豪收到的信,这个大男孩悄悄抹了抹眼泪,立刻提笔回信:“我们约好了在这里等你,等了你来了带你尝扬州最好吃的美食,玩最好玩的地方。你要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很爱你,哥哥也很爱你,还有很多人都很爱你,你要加油哦!” 周嘉豪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哪怕再困难,为了这个小姑娘,我也要一直写下去。
截止至目前,扬州大学的学生们已经与尹兆场完全小学的孩子们互通了四次书信,互通书信达296封,除通信外,两地还进行了视频互动。视频时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的激动,不停地隔着屏幕招手,叽叽喳喳喊着“哥哥”“姐姐”,看到孩子们身着破旧的衣服,眼中满满的灵气,洋溢着最简单纯粹的笑容,不少女生当场湿了眼眶。
“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马丽雯表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山区留守儿童,为他们飞出大山的梦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