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木漆器
中国江苏网3月26日讯 “铲释三城——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正在扬州博物馆展出,展品以汉唐文物为主,扬州出土的一批木漆器日前在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扬州工作站完成修复后,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这些亮丽如新的汉代漆器非常“吸睛”,也使不少人对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漆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充满好奇。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刘松林在研究近几年来出土的汉代漆器时发现,扬州地区西汉时期的漆器在器形、纹饰及胎质等方面,均深受楚文化影响,但继承中也有创新,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最终融入汉文化体系,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一大亮点
扬州汉漆器普遍受楚文化影响
汉代是扬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在此次“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中,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就是一大亮点。
刘松林查阅了相关资料说,西汉时期的扬州地区,除了扬州、高邮、江都、仪征、宝应及所辖乡镇外,还包括天长及所属乡镇。这是由于天长在西汉时与现在的扬州地区为一个体系,其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与现在在扬州地区发现的相同。
刘松林说,西汉扬州经济的强盛,客观上带动了社会各阶层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平民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的品种及数量即可见端倪。在随葬品的品种方面,尤以漆器最为精美,在形制、纹饰及胎质方面均极为讲究,受楚文化的影响较深,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漆器的品种涉及较广,不仅有生活用具,也包含丧葬明器,而这些漆器的质地有木胎、夹纻胎、竹胎、铜胎、陶胎等,其中木胎有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三种。
手艺精湛
西汉晚期仍可见楚文化印迹
看过扬州汉代漆器的市民,几乎都会惊叹当时工匠精湛的手艺。考古人员发现,这些漆胎工艺主要有斫制、旋制、卷制及雕刻,一些也采用胶黏合方法,釦器工艺极为发达,器表装饰手法主要有单彩绘、多彩绘、针刻等工艺,单彩绘多饰小型器皿,如碗、小耳杯等,有黑地朱绘、朱地黑绘,或褐红地朱红绘;多彩绘一般多用于大型器皿,如奁、案、几等,有朱红、赭红、土黄、金黄等;针刻多见于夹纻胎漆器,如耳杯、小型壶、罐等;雕刻工艺多见于漆器柄、把等附件,如漆勺柄等。而且,漆器上的纹饰流畅、纤细,以云气纹和龙凤纹为主,动植物纹为辅,动物种类较多。
“楚国国境核心区域位于两湖即湖南、湖北一带,战国时占据大半个中国,其中包括扬州地区。楚墓随葬品中尤以漆器较为精美,特征鲜明。”刘松林说,“通过对扬州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与楚墓出土漆器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漆器种类、胎质、工艺及纹饰等均受楚文化强势影响,延续时间较长,西汉晚期仍可见楚文化的印迹。”
地域特色
扬州汉代漆器在继承中有创新
“扬州地区西汉漆器虽然受楚文化影响,但是,也在继承中有创新,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刘松林举例说,扬州地区的汉代漆器中出现了新的品类,如生活用具(魁、扁壶)、丧葬明器(面罩、镇子)等,这些均在楚墓中极难发现。在胎质方面,扬州地区厚木胎相对减少,薄木胎与夹纻胎相应增多。在工艺方面,扬州地区的漆器中出现了锥画纹(针刻纹)新工艺,纹饰细腻如游丝,其细微效果用彩绘是难以表达的,而且釦器、榫卯结构、黏合工艺、金银错等工艺亦较楚有较大发展。总之,两者均使用斫制、挖制、卷制、镟制、雕刻、釦器、金银错、编织等工艺,但各有轻重,表现出继承中有所创新。
“还有一些两者相似的漆器风格,既存于生活器具中,亦存于丧葬明器中。”刘松林介绍,楚人崇尚凤鸟的习俗较甚,雕刻工艺精湛,在墓葬中常出现雕刻、绘制凤鸟形象的器物,这种工艺亦被扬州地区所继承,在部分小型器物上有所体现,例如上世纪70年代在扬州市东风砖瓦厂西汉墓出土的一件鸠形杖首,就采用了深雕、浅雕两种刀法,简洁纯朴。
此外,扬州地区的漆器还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刘松林说,例如漆面罩作为殓具在楚墓中难以发现,而在扬州地区较为流行。锥画纹(针刻纹)在扬州地区出土的漆器中发现较多,其纹饰形为游丝,做工极其讲究,楚墓中同样少见。由此可见,扬州地区漆器是动态继承楚文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 记者 陶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