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豚保护志愿者江面考察 长江扬州段目测27头次江豚
2017-10-09 09: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三江营水域拍到的母子豚。居涛摄

  

  三江营水域拍到的江豚。朱小军摄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讯 7日、8日两天,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与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一起组织志愿者入江对江豚生态展开观测考察,首日就在扬州段目测到江豚6头次。

  昨日,记者随同考察志愿者一起乘船入江,从三接圩至三江营段,三处水域有江豚在捕鱼,目测到21头次,多是小群出没,密集出现较少见。

  扬州段三处水域

  昨密集出现21头次江豚

  昨日早上8时多,记者随同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李华荣和观测志愿者陈瑞金等一行,从江北的三接圩江边乘船,往下游三江营水域巡航观测。

  上午9时50多分,船行至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工地东侧江面,站在船边观测的志愿者兴奋地提醒其他观测员:“快看,江豚,一头,两头……”

  顺着观测员手指的方向望去,三两头江豚一组,一会透出水面,一会钻入水中,时隐时现,20分钟内,该处水域出现多组江豚“拜风”场面。

  “这是江豚在捕鱼,它是哺乳动物,需要透出水面呼吸。”观测志愿者陈瑞金说,江豚大约一分钟呼吸一次,一次两三秒,有时跃出水面,也是为了赶鱼,利于捕食。

  随后,观测船继续往下游航行,半个多小时后,靠近头桥镇王家桥江段的扬州水厂取水口附近,观测员又目测到了一小群江豚嬉戏捕鱼。

  中午12时多,观测船停在三江营水域,志愿者们正吃饭时,好几群江豚在船不远处跃出水面,观测员们迅速分组到各个方位观测记录。

  三处水域,经观测统计,观测员们总计目测到21头次江豚跃出戏水捕鱼,其中三江营江豚出现头次居多。

  多为小群出没

  这种场面已经极少看到

  “你们太幸运了,我们打鱼这么多年,这几年极少见到这场景。”今年60岁的开船老渔民朱春荣说,这么多江豚出没已极少见。

  朱春荣说,他打鱼已经30多年,早期看到过白鳍豚,还误捕过中华鲟,也曾见到过昨日这般江豚密集出没的场景。

  “这几年减少多了,想见到这么多很难,偶尔几头还是能看到的。”朱春荣说,不单单是他,在扬州段捕鱼的渔民也是这样的感受。

  从早上8时多入江一直到下午4时多返回出发点,目测这么多头次江豚,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也很惊讶。

  “7日我们是从三接圩到仪征段,在瓜洲渡口附近水域目测到江豚。”陈宜林表示,巡航中观测员总共目测到6头次江豚。这几年他随同志愿者沿江考察,几头次江豚的场景还是能目测到的,一天时间内三处水域密集目测到,他还没遇到过。

  在三江营水域,记者和志愿观测员一起,还目睹了一对母子豚戏水捕鱼的场景,小豚在母亲的护佑下,欢腾着跃出水面,很萌。

  与天气和紧邻保护区有关

  说明这片水域水质不错

  从仪征段到三江营段,两天总计目测到27头次江豚,镇江豚类保护区豚类专家朱孝锋主任表示,确实比较少见。这两天的天气利于观测到江豚,光线好,浪也不是很高,这是能目测到这么多头次的原因之一。

  朱孝锋觉得,长江扬州段毗邻镇江豚类保护区,水域通联,保护区水域也是长江内江豚的避难所,有利于扬州段江豚的繁衍生息,这也是能时常观测到的原因。

  在李华荣看来,这次能目测到这么多,也与内河泄洪和沿江生态变好有一定的关系。“江豚对水质要求高,它们扎堆生活在这片水域,说明水质不错。”李华荣表示,内河泄洪也导致入江口等鱼虾较多,丰富了江豚食源,尤其是三江营那片江汊水域,常有江豚出没。

  历时两天的长江扬州段观测,陈宜林表示,影像、记录数据等将会提供给中科院水生所、镇江豚类保护区等相关部门用于江豚保护研究参考。

  豚类专家朱孝锋表示,长江扬州段江豚密集生存是一件好事,国家提出“长江生态大保护”,扬州段江豚出没就是这段水域的“风向标”,这说明这段水域目前生态还不错,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中,如何更好地稳定和保护这片水域的江豚刻不容缓。

  “我们将会在三江营、润扬大桥附近等水域建立观测站。”陈宜林表示,希望通过定期观测等掌握江豚动态,进一步保护该段水域江豚。记者 孟俭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