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编的《孙氏族谱》已有些破旧。
中国江苏网9月29日讯 前不久,本报曾报道了江都区浦头镇吉孔村孙氏族人祖籍无锡,是明代状元孙继皋的后人。昨天上午,距离吉孔村仅几公里之遥的高汉村新安首孙家桥的孙氏族人孙凌,通过一本民国时期编修的《孙氏族谱》告诉记者,虽然高汉距离吉孔很近,但是两支孙氏族人之间的祖先却相距甚远。“我们的始迁祖是明代从苏州阊门迁来的。”
1
源于姬姓
以祖先名字为氏
孙凌告诉记者,据《孙氏族谱》中记载,孙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国。”
“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始称孙氏。史籍《元和姓纂》也有这样的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
2
始迁祖孙大玘
明初迁至邗东,后分为三支
孙凌说,据谱中序言介绍,他们这一支的始迁祖名为孙大玘,明初之时从苏州阊门迁出,行至邗东见此地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于是便建宅定居于此。
传至清代乾隆年间,孙氏祖先孙兹生三子,分别是孙景扬、孙景成、孙景钺,孙凌这一支就是孙景成的后裔。孙景成在乾隆四十七年第一次编修家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是第四次续修的家谱,续修于民国戊辰年(1928)。”
“从谱中内容来看,我们家族的祖先曾经是接过圣旨的,因为在其中有一页印有两条龙环绕着中间‘奉天敕命’四个大字,但是圣旨的内容是什么,谱中却没有记载,不知道是之前祖先传下来时缺失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3
农耕世家
克勤克俭,不求闻达于诸侯
孙凌告诉记者,纵观《孙氏族谱》中关于祖先的描述,会发现自己的祖先都是爱好山水田园之乐,不求闻达于诸侯。“首先,很多文章的开篇都提及我们孙氏一族在当地是农耕世家。我们的始迁祖大玘公生性恬淡,退不甘仕,所以才举家北迁,定居于民风淳朴的邗东。再如祖先孙豫邦,自幼博学、过目不忘,乡邻之间传乎其神童也。但是其一生未曾考过功名,平日在乡里言诺不苟,一生未尝与人争,见人皆以悦色,如亲朋相交,深受乡亲爱戴。又比如先祖聚朋公,博学乡里,周围人都劝他去考取功名,他却说得寸者望得尺,得尺者又见丈,待得丈时又患有所失。人人见功而进,却不知退者方为智。所以他也是一生施教乡里,名闻周边而不入仕。”
“作为一个农耕世家,祖先留下的家训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克勤克俭’,因为只有亲身耕耘,才能知道一麦一稻来之不易。当然,孝道也是我们家族成员必须要恪守的准则。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爷爷还在世,当时家中规矩极严。在行走时遇见长辈,必须要先行礼,然后让开道路让长辈先行;长辈说话时,晚辈只能在旁边听着,不能插话。吃饭时,一定要等长辈都开始吃了,晚辈才能动筷子,吃饭时不能讲话,另一只手必须要端着碗,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吃饭手中还拿着手机。还有就是吃完饭之后,长辈会检查我们的饭碗,如果发现有米粒剩下,又免不了一顿训斥。”
孙凌说,正是因为从小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下长大,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如今年纪大了回忆起往事,觉得任何事都问心无愧。“如今,我也用这样的要求去教育孙子,我希望他将来能将这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新闻回顾】
吉孔孙氏迁至江都近400年
江都区浦头镇吉孔村有着400人的外来姓氏——孙姓族人。村民孙兴华介绍,据《孙氏族谱》中记载,孙姓源于姬姓。这一支孙氏后裔被称为维扬江都孙氏,但祖籍其实是无锡,始祖是明代状元孙继皋。
据族谱记载,崇祯年间李自成兴兵起义,孙继皋的孙子孙壎因躲避战乱,举家迁至江北维扬东乡大桥镇东南隅吉孔村,并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时间了。
“在我们这一支的《孙氏族谱》中,大部分的记载都是从一世祖孙继皋开始的。再往上追溯,只能通过族谱中的只言片语,得知我们孙氏一族在孙继皋之前的宋代、明代也有多人曾考取过进士,在朝为官。所以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应该是我们孙氏一族祖先的传统。”孙兴华说,也许正是因为祖先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维扬江都孙氏一族落户复兴庄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兴办私塾。“我的祖辈从清代一直到解放后曾经有八代人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
【征集】
本报专栏征集家谱故事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家乘,被誉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本报开辟《家谱故事》专栏,讲述姓氏的来龙去脉及传承至今的家风。
现面向市民征集家谱,如果你家中藏有完整的家谱,请致电96496、13665258422,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家谱故事”公众号,向本报提供你身边的家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