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沈江江
中国江苏网9月20日讯 今天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根据昨天市妇幼保健院发布的上半年扬州城区幼儿园口腔检查数据,接受口腔检查的2万多儿童中,患龋率为45.98%,其中大班的孩子超过一半患有龋齿。
数据发布
大班儿童中超一半患龋齿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对市区城乡幼儿园,合计20839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检查发现,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罗永军介绍,2万多儿童中,患龋人数9581人,平均患龋率为45.98%。其中托班儿童患龋率22.86%,小班39.45%,中班48.99%,大班52.82%。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患病率4.31%,“大班的患龋率比之前上升,超过一半有龋齿。”
此次检查还发现,大班儿童普遍有六龄牙(即第一恒磨牙)萌出现象,很多刚萌出的六龄牙,因其咬合面窝沟较深,极易嵌塞食物,甚至已有龋坏。
罗永军告诉记者,之前给幼儿园学生做口腔健康检查时,一6岁男孩一张嘴,在正常的下门牙位置后方的牙龈上,能看到还长有两颗门牙,“这是乳牙滞留,到了换牙年纪乳牙却不脱落,新萌出的恒牙只能‘躲’在牙龈后方。”
罗永军介绍,乳牙滞留的儿童其实不少,“大多发生在6周岁左右,幼儿园一个大班约40个孩子,通常能查出四五个患有乳牙滞留的。”
医生分析
清洁不到位、吃得太精细
市区一4岁男童豆豆(化名),在幼儿园上小班。每晚睡觉前有喝牛奶的习惯。由于豆豆年纪小,一刷牙就爱哭,家长也没坚持让孩子睡前刷牙。前段时间,豆豆所在的幼儿园安排孩子们去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体检。医生发现,豆豆20颗牙蛀掉了12颗。
罗永军介绍,幼儿龋齿率这些年居高不下,不少家长认为,是因为吃甜食太多造成的。但事实上,主要与家长没认真为孩子清洁牙齿有关。
饮食过于精细化,也会导致龋齿。“很多孩子并不是因为甜食而导致蛀牙,而是因为食物过于松软。”罗永军告诉记者,家长常给孩子吃面包、喝牛奶,儿童食物过于精细、偏软。其实,精细的食物更容易滞留在牙面,形成龋病。偏软的食物相对于粗糙、偏硬的食物,需要的咀嚼力量小,不利于牙面的摩擦清洁,更不利于颌骨的发育,易造成牙齿排列不齐。
此外,到了年纪乳牙却不脱落,这也跟饮食越来越精细有关系。由于孩子平时很少吃需要大量咀嚼的食物,使得牙齿也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长时间没有对牙齿进行生理性刺激,自然会阻碍牙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专家提醒
“六龄齿”最容易龋坏
据了解,在儿童龋齿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窝沟龋,约占儿童龋齿的80%,而“六龄齿”(即第一恒磨牙)就是窝沟龋的好发部位。
为何六龄齿最容易龋坏?罗永军解释,因为六龄齿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一般在6岁左右就开始萌出了,它的咬合面很大,承担着最主要的咀嚼功能,再加上其咬合面有许多小窝和沟裂,这些窝沟凹凸不平,像个磨盘一样,在充分嚼碎食物的同时,也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形成菌斑,即便刷牙也不能将窝沟深度彻底清洁,并且由于窝沟内壁釉质薄,钙磷含量相对较少,“所以说,六龄齿是儿童龋齿中最易发生龋坏的一颗牙齿。”
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六龄齿”龋坏时,往往误以为这也是乳牙,以后是会换掉的,现在就算有点龋坏也不必去治疗。罗永军说,家长的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六龄齿一旦长出,就终身不再替换,患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使早期龋坏的六龄齿由表面向深部发展而出现更严重的疾患,进而导致六龄齿的过早缺失。”
通讯员 郑洵 记者 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