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越王勾践后裔明初迁徙来扬 江都大桥顾氏人才辈出
2017-09-08 09:0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大桥镇白塔河畔的顾图河塑像

  

  顾

  中国江苏网9月8日讯 顾姓,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3位,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发源于浙江省境的会稽地区。据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顾姓人口总数约为283万,约占全国大陆地区人口总数的0.17%。

  江都区大桥镇有一顾氏家族,元末明初因避兵灾从苏州迁徙来扬州东乡。顾氏来大桥以后,倡立“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读书家风,因而人才辈出,星光璀璨。昨天上午,江都大桥顾氏后人顾仁通过《顾氏宗谱》,向记者讲述了江都大桥顾氏族人数百年来的家风传承,以及顾氏祖先为国为民的奋斗历程。

  越王勾践后裔

  元末明初迁徙来扬

  顾仁告诉记者,据《顾氏宗谱》记载,顾姓的起源是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称号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称号第一个字“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史称顾姓正宗。顾余侯也被尊为顾氏的始祖之一。

  顾仁说,大桥顾氏在元末明初因避兵灾从苏州迁徙来扬州东乡,定居于此,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数百年间,江都大桥顾氏一族人才辈出。在第五代,就出了江西新昌知县顾珩。到了清代,先后出了康熙朝盐运司运判顾九锡,庆阳府知府顾九金,殿试榜眼、湖广学政、‘维扬二妙’之一的顾图河,晚清著名画家顾宝珊等。”

  顾仁介绍,“顾九金号笃庵,康熙乙卯科举人,敇授儒林郎,考授吏部主司,任甘肃庆阳府同知、甘肃安化县知县。公元1684年科乡试同考官,署庆阳府知府。庆阳府百姓贫困,治安状况极差。顾九金就任后,采取了为民减税负,加强地方治安,鼓励百姓读书上进等措施,让地方状况迅速好转。康熙帝下旨诰封其父顾珹为奉政大夫,封其妻妾为诰命夫人。”

  顾九锡之子顾图河,自幼好学,聪慧敏捷。14岁为补邑诸生,40岁中举。为康熙甲戌科榜眼,敇授文林郎、翰林院编修,人称太史公。顾图河与史申义并称清初扬州文学流派“维扬二妙”,桐城学派领袖人物方苞是其门生。

  曾建春江草堂

  成为当地文人活动场所

  顾仁说,据谱中记载,迁居大桥镇的顾氏家族在顾家场一带建了一个春江草堂,“谱中描述的春江草堂为三间,中无隔墙,颇见宽敞。屋面用茅草披盖,草堂左为池塘,夏日荷花盛开,芳香四溢。右则为雄雉斋,俗呼大书房,因建斋之日,适有雄雉飞来,故名之。春江草堂,不仅为顾氏历代读书处所,也是清初大桥镇人文荟萃的一个文化高地。”

  在春江草堂参加过活动的文化名人有杜于篁、孙豹人、史焦隐(即与顾图河齐名的“维扬二妙”之一的史申义)等,他们在春江草堂作诗题字,泼墨作画,多有佳作。朱珏所绘《春江草堂图》,长二丈,宽尺余,又有邓汉仪、许承家等多人题跋。似这样的民间自发文化活动场景,在当时来说,应该说是热闹而壮观的,对历史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家风传承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顾仁告诉记者,提起江都大桥顾氏的家风传承,核心内容就是八个字,“文章华国,诗礼传家”。“顾氏一族数百年来一直以读书报国为己任,无论是晚年因不满官场黑暗,尤其不满旗人官员行贿受贿的做法,自己辞官归乡的顾九金,还是抵楚任职,以德教谕诸生,誓绝请托的顾图河,都是我们顾氏一族的典范。”

  解放后,江都大桥顾氏子孙秉承了祖先的优良风格,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比如顾懋林(1914-1982),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赴美国芝加哥机车厂实习。回国后先后领导、主持参与设计、试制了数十种新型客车,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客车产品设计和制造专家。他参与设计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大胆采用以中国拱型建筑形式为主体的车体结构。1966年,又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列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从而结束了中国的国际列车一直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他还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又如顾懋萱,她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1989年10月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是新中国第一位派驻东欧国家的女大使。

  顾仁说,如今,江都大桥顾氏族人将继续传承祖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同时教育后人,为中华的崛起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征集】

  本报专栏

  征集家谱故事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家乘,被誉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名字能否被记入家谱,在极为重视血脉传承的中国人眼中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

  本报开辟《家谱故事》专栏,讲述姓氏的来龙去脉及传承至今的家风。现面向市民征集家谱,如果你家中藏有完整的家谱,请致电96496、13665258422,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家谱故事”公众号,向本报提供你身边的家谱信息。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