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扬州:匠心打造生态大交通
2017-08-25 10: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通讯员朱云记者露莎

  中国江苏网8月25日讯 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路段与原本的江阳路“重合”,需要将老路路基破除后再进行快速化改造。以往破除后的路面板块就是“废料”,但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将这些“废料”进行筛分再生,进而在新路建设中继续使用。

  作为我市迎省运会的头号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单体投资最大的城建项目,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只是我市打造绿色生态交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条条交通要道在扬州大地铺设开来、延伸出去,建好路修好路的同时,扬州交通人匠心打磨,打造出了“路绿、水清、行畅”的全方位立体生态大交通。

  路绿:量身打造不同特色的“美丽公路”

  波光粼粼的向阳河上,611省道向阳河特大桥宛若一条巨龙横亘在河面上,十分壮观。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先导工程,611省道因其沿邵伯湖南北通行,又被称为“沿湖大道”。

  “工程全部处于水中,向阳河河水较浅且养殖网密布,在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对大桥的环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公路管理处工程科科长余晖告诉记者,特殊的线路走向给这条道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在桥面的两侧看到,全线排着一个个小小的“排水口”。余晖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排水口”,桥面径流和可能出现的污染物会被收集到桥两岸容量合计为1050立方米的沉淀隔油池。“桥面径流和污染物会先在这里进行静置和沉淀,随后静置过的水体将穿过碎石堆成的过滤层,最后流入河中,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河里。”

  沿向阳河特大桥向北行驶,驶入611省道高邮段,该路段道路中分带和道路两侧(宽约100米)范围将打造景观绿化和苗圃绿化。其中道路两侧前50米景观绿化苗木有黄山栾树、香樟、白玉兰、合欢、乌桕等,道路两侧后50米苗圃绿化苗木有柿树、雪松、枫香、水杉等。目前,道路两旁的苗木基本栽种到位,全部工程完工后,行驶其中,犹如“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既有景观苗木,又有经济苗木,这条大道将成为高邮的生态大道、景观大道和富民大道。”611省道高邮项目办主任杨小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公路规划初期,就着眼内外兼修、精雕细琢、长短结合,主动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功能完善、精致大气的美丽公路,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共赢局面。

  除了611省道沿湖大道,刚升级为233国道的新淮江公路,也传承了老淮江公路“扬州最美绿色景观道路”的传统,在道路两侧植树近400万株,打造成片树林“风吹林动”的效果,十分养眼。

  水清:两岸美、水中清,建设生态水长廊

  听说过船闸也有园林式的吗?在扬州的水上黄金线,就有一座园林式船闸。

  “我们对闸区绿化进行了提升设计,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乔木40余种1274株,灌木20余种10389平方米,球木10余种281株。”市航道处副处长刘曙明介绍说,闸区古典景墙、仿古凉亭等园林景观与现代化的船闸设施相得益彰,芒稻船闸已初步打造成一座环境优美、绿色人文的现代化船闸。

  随着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推进,扬州的“水上功夫”早早就做在了前头。2005年,扬州开展生态航道建设,大运河这条南北水上高速通道通过“三改二”进行提标。“沿线驳岸采用的是生态混凝土,不掺黄沙。”刘曙明告诉记者,这样设计建造的堤坝上留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护岸孔,

  又叫鱼槽,为水中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安乐窝,构筑了一道“会呼吸的堤岸”。

  不仅是航道,来往的船舶也进行了“绿色升级”。就在今年7月,扬州首艘LNG(液化天然气)动力系统更新改建船舶“新宇988”下水,进入实船试验阶段。与以柴油为燃料的船舶相比,LNG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20%,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90%,硫排放量可降至零。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提高船舶营运安全性,同时还能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更是对全省“263”专项行动、扬州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积极呼应。

  同时,我市严格堆场、干散货码头防尘管控。截至目前,位于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范围的江都远扬1号老码头已按环保要求停止散货作业,泰富和海昌两个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均已建成防风抑尘设施,海螺码头已建成除尘装置并实施廊道密封,万吨级以上所有散货码头(除已停止作业的远扬1号老码头外)全部达到防尘要求。

  行畅:绿色交通畅行又便民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

  谈起公交车近年来的变化,家住鸿福花园、工作在西区的市民陈霞最有发言权。“过去坐8路车,车子里面环境差,噪音大,车子后面还冒黑烟。现在公交车都是新的,很舒服,噪音也小。”陈霞提到的新车,正是我市更换的新能源公交车。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累计投入资金6.82亿元,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购买新能源公交车314辆、370辆和100辆,我市公交车彻底告别了冒黑烟现象。“截至今年,市区公交车中空调车1282辆,占比达80%,绿色公交车(即天然气车和新能源车)共计1340辆,占比已达到84%,位列全省第三。”市客管处副主任何森林介绍,扬州已与常州、昆山一起入选全国首批“十三五”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在陈霞眼中,换乘的便利也是新变化之一。她说,现在每天上班,出小区就可以骑公共自行车,到达竹西路后乘坐8路到世纪联华站下,后转乘26路或者88路等公交线。“公共自行车一小时免费,换乘又是一小时免费,真的是经济又方便。”陈霞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2014年我市着手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经过三期建设,目前我市已投放公共自行车12500辆,建设锁车柱15000个,打造公共自行车租赁点407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覆盖市区旅游景点、商务区以及主要公交站点,日均租车量达3.5万人次,城市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扬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公共交通绿色畅行,自驾出行也有环保妙招。市运输管理处处长居远山告诉记者,在传统车辆维修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油、废液、废气、废轮胎等有害污染物。为有效控制汽车维修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规范汽车维修人员的作业行为,我市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一类、二类维修企业中开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汽修创建工作。

  按照“绿色汽修指导书”的要求,我市在汽车维修行业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维修理念,增强从业人员环境保护、节能增效意识,引导企业对原有设施设备进行环保改造,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育先进企业积极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进落实维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旧配件回收及利用完整体系。目前,全市共有14家汽车维修企业获得了省级绿色汽修示范企业称号,20家汽车维修企业获得市级绿色汽修达标企业称号。其中,扬州大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汽车修理厂分别获得省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奖励补助9万元、12万元。

标签:记者;扬州;公共自行车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