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依托校园开展道德主题活动 道德建设形式更加丰富
2017-08-22 10: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暑假期间,西湖镇俞桥村高考生组成志愿小分队,为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经典阅读等爱心助学活动。庄文斌周俊摄

  通讯员 陈霞 蒋志红 高月梅

  记者 董鑫

  中国江苏网8月22日讯 少年强,则国强。

  未成年人的健康快乐成长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寄托着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一座城市,赢得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扬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依托校园阵地、创新活动载体、关注留守儿童,着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逐步优化、思想素质明显提升,成为社会普遍赞誉的民心工程。

  依托校园阵地,开展各类道德主题活动

  6月27日上午,扬州未成年人十岁成长仪式示范活动在梅岭小学西区校举行。活动现场,三年级全体学生在老师的陪伴下走过“成长门”,告别童年的幼稚,走向少年的憧憬,并且给未来的自己投递一张明信片,寄出对未来的期许,也寄出对自我的勉励。

  在扬州,依托校园阵地开展各类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懂得感恩奋进、珍惜和平、关爱他人,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汶河小学正谊书院董子祠内,孩子们穿着汉服、坐在蒲垫上,诵读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书院内,孩子们手执毛笔一笔一画书写、抑扬顿挫吟诵着白居易的《池上》、悠然自得弹奏着《渔舟唱晚》。

  在文峰小学,每周三的班会课上,学生代表走上“文峰学生讲坛”,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德观,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让每一位孩子具备文明礼仪素养。

  在湾头小学,“孝德教育”主题活动已是常态化,校方通过组织收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节目,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小树立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高尚品格;开展一次主题队会,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孝德的内涵;指导学生做出孝亲举动,让学生认识到行孝应从爱父母或长辈开始,行孝应从小事做起。

  创新活动载体,道德建设形式更加丰富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组织上,扬州注重创新载体,让未成年人在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和寓教于乐中涵养思想道德的素养,在思想道德养成中获得身心两益的健康成长。

  8月11日,扬州“七彩之夏”文博夏令营在扬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闭营仪式。从2012年至今,扬州连续6年举办文博夏令营活动,追求活动“常办常新”。今年参与夏令营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学生总数超过1200名,范围从市直、广陵区、邗江区扩大到江都区;夏令营活动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开展了“走进科学殿堂,体验科技创新”系列活动,组织近千名文博夏令营营员及部分家长观看“非遗”演出、感受“非遗”魅力;馆校合作平台在夏令营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参加文博夏令营的学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加热爱家乡扬州。

  开展学“两史”活动,如何让青少年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去年,扬州开展的“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讲故事的鲜明特色,青少年通过自己讲故事,让学习“两史”记之于心、述之于口、付之于行。

  石桥社区借助辖区干休所、边检站等驻军资源,邀请离休干部、边防检查站官兵为孩子们讲述党史、抗战故事,勉励孩子们奋发学习、感恩社会,形成了以双拥工作为平台的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特色。

  关注留守儿童,道德实践活动广泛深入

  前不久,一场特殊的文艺汇报晚会在蒋王街道和月社区举行。晚会的主持人、节目均由社区“希望村塾”的留守娃担任和编排,这是孩子们回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长期关爱的“感恩晚会”。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有20个留守儿童,因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存在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对此,社区与扬大志愿者结对,合作开办了“希望村塾·守望学堂”,为孩子们设置一些愉悦的心理游戏和学业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正常融入社会、快乐成长。

  近年来,共青团扬州市委结合大学生村官和爱心志愿者资源,在全市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社区),建设了一批以“希望工程”为依托,关爱留守儿童、传承国学经典的志愿服务阵地——“希望村塾”,聚力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暖心服务。

  作为扬州“七彩的夏日”系列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品牌活动,“安利小候鸟之家”已是江苏省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活动。9年来,从走进扬州警营接受生命安全教育,到南京未来职业体验馆感知先进科技,从去动物园、葡萄园游玩到参观双博馆……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殿堂里、快乐的海洋里,在寓教于乐中长知识、懂感恩、习礼仪。

标签:活动;道德;建设;主题;儿童;扬州;更加;开展;校园;未成年人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