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扬州信息产业再添"国字号" 高端制造升华扬州"智造"
2017-08-18 09: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18日讯 昨日,由公安部、科技部批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负责组建的国家级研究基地——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落户扬州。由公安部、人社部批准的网络警察培训基地同步在该中心启用。这一国家级研究基地的落户,将进一步提升扬州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促进该领域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

  该研究中心下设反计算机犯罪实验室、防病毒实验室、反计算机入侵实验室、应用开发部、技术服务部等主要技术部门,将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吸引和会聚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和相关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代表国家水平的计算机防病毒反入侵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团队,并建立国内外相关技术合作机制,促进扬州成为该领域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此外,根据国家人社部对于网络安全人员持证上岗的明确要求,8月15日至19日,公安部、人社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高级研修班”在扬州基地开班。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该研究中心负责人黄镇表示,在公安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扬州基地将成为培养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摇篮,首批高级公安网络警察干部已在扬接受专业培训。

  “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日益凸显的信息安全问题要求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市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网络安全是新兴产业,未来30年必将成为新增产业链,作为扬州信息安全产业的“先锋”,市开发区目前集聚了一批软件和信息产业知名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终端智能等多个领域蓬勃发展。

  

  中航宝胜海底电缆项目效果图

  

  亚威机床整机装配车间

  原标题:既要扩大总量 又要形成标识 高端装备制造升华扬州“智造”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制造业大会,对我省制造业发展提出产业高端化和打造产业地标的具体要求。5月12日,扬州召开全市制造业大会暨开发园区发展大会,市委书记谢正义强调,扬州制造业发展既要扩大总量,又要形成标识。

  这是多年来省、市两级政府首次以围绕制造业发展为专题召开的大会,吹响了扬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从“制造”挺进“智造”的集结号。

  扬州制造不断增加“高端气质”

  1-7月高端装备总产值558.7亿元

  一手将重达几十公斤的钣金件送上身旁的亚威数控机床,经过机床折弯后,再轻轻码放在另一端,上料、加工、码垛,机器人与机床运转的配合灵活精准、快速高效——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进行系统集成,亚威机床成套自动化业务不仅为汽车、家电、电梯等下游制造业客户省下人力,提高效率,更为“黑灯工厂”的打造创造了可能。

  2014年6月,亚威股份与德国徕斯签订合资合作协议,引进生产其线性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经过德国徕斯公司方面检测认证,扬州造的机器人今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

  “目前合资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主要供应‘Kuka中国’‘Reis中国’和亚威股份三方使用。‘Kuka中国’生产标准六轴机器人,‘Reis中国’从事机器人集成业务,公司根据自动化业务发展需求,开发和数控机床契合度更高的各类机器人产品。”亚威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谢彦森介绍说,公司成套自动化业务投放市场后,反响强烈,供不应求。

  有了机器人助力,亚威股份近日预告,预期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三成左右。而这仅是扬州高端制造蓬勃发展的生动一例。

  统计部门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1至6月增长12.7%,增速均高于去年1-5个百分点,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更新的消息传来,今年1-7月,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8.7亿元,增长13.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分别比上半年提升了0.6%和0.1%。

  “这反映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展现出蓬勃的爆发力。”市经信委主任王正年认为,“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宏观统计数据背后,是一家家扬州企业的不懈努力。

  在邗江,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顺应汽车电子发展趋势,CAN总线控制系统产品位居国内细分市场第一位,上半年开票销售同比增长206.6%;

  在仪征,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提升效率,上半年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6.8%;

  在江都,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斩获挪威船东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一举打破日本船企在中小型化学品船细分市场的垄断地位,上半年开票销售同比增长29.1%;

  在高新区,扬锻、扬力、金方圆等集聚区内骨干企业经营质态大幅改善,上半年税收增幅超40%;

  ……

  随着一批批新型制造业悄然崛起、爆发增长,一例例高精尖产品研发成功、投产达效,“扬州制造”正在不断增加“高端气质”。

  大项目造就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70%以上工业重大项目为科技型企业

  烈日炎炎挡不住建设热情。7月20-21日,在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我市组织今年第二次重大项目建设暨民生幸福工程观摩活动,现场检阅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幸福工程实施情况。

  这也是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第13次集中观摩活动,一路向前,一路蓬勃。十八大以来,我市实施了246个工业重大项目,越来越多的工业项目精彩出列,展示出扬州制造不断迸发勃勃生机,构成了扬州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亮丽风景线。

  继投资50亿元建设航空产业园后,中航宝胜再立扬州重特大项目建设新标杆——中航宝胜50亿元海底电缆项目一期工程在市开发区正式施工。项目建成达产后,有望形成年产海底电缆、海工电缆4820千米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生产的光电复合电缆集输送电能和传输信号于一身,可铺设在几十米到上千米深的海底。

  扬州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功用于翼龙II无人机机身、机翼制造,下一步将扩大产能,全面进军大型无人机制造领域。

  继30万辆整车项目之后,总投资120亿元的上海大众二期项目更让人期待,年产30万台的EA211发动机前期基建工程实现开工,扬州汽车实现从“造车”向“造心”转变。

  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李尔公司接连在扬州投资了一期、二期、三期项目,从端子、连接器、线束等零部件生产,迈向建设新能源汽车电子工厂。

  ……

  从天空到海洋,从“造车”到“造心”,扬州制造再跨出一步,走向高端,走向前沿。

  回顾“十二五”期间扬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市经信委主任王正年表示,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强化工业发展主动力;坚持“产业为基”,打造契合扬州的产业体系,“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基本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力度发展汽车、机械两大高端制造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

  2012年,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2013年,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2014年,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2015年,重大产业项目升级年;2016年,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化年——这一系列称号,成为扬州工业经济不断升级的标识。

  按下重大项目投资快进键,扬州高端制造捷报频传。

  汽车产业,建成了以上海大众、潍柴亚星、江淮轻型汽车等为龙头的三大省级基地,整车产能70万辆,从2010年的全省第5上升为第3位,新能源汽车产能达10万辆,并成为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机械装备产业,累计获省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75项,居全省前列;成型机床销量占国内市场的25%,数控机床产业成为省市联动发展特色产业;粮食饲料机械行业是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制造基地,产业规模近10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70%以上工业重大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科技型企业。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22项,汽车及零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项目13项,占59%。

  今天的高新项目就是明天的先进产能。重大项目建设——高新企业领军——产业链集聚——高新区集群,从点到面,串珠成链,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扬州高端制造正在经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奇迹之路。

  超前谋划培育高端制造新动能

  2020年新开工智造项目占比达50%以上

  机器人协作、无人驾驶、人脸识别……这些好莱坞大片中的技术,如今已“照进”扬州现实。本周末,扬州造“无人驾驶”汽车将在九龙汽车公司浮出水面。“19日,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的E6无人驾驶样车,将首次进行公开展示和测试。”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光告诉记者。

  作为当前先进制造的顶尖标识,“无人驾驶”早已不再是一个话题,而是一个方向。人们熟知的车样基本来自特斯拉、百度、谷歌等龙头科技企业,谁能想到扬州的企业也紧随其后,落地开花。

  “自动驾驶技术分为感知、定位、决策、控制等部分,在起步阶段各家相差无几,最终的竞争结果将反映在商业化前景上。”欧阳光介绍,尤其是在6米至8米长小型客车领域,九龙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率先规模化量产纯电动车,率先启动无人驾驶研究。

  “扬州无人驾驶”的成果让人振奋。但是,放眼全市制造业,可以说发展稳中有忧,挑战仍不可低估。市经信委副主任赵宽安坦言:“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大;产业层次还不高,轨道交通、大飞机等高技术、大装备项目缺乏等,需要我们加大推进力度。”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我国已把机器人产业列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重点之一,并设定了到2020年每年生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10万台、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机器人密度)150台的目标。

  “距离这一目标,扬州还有一定的差距。”赵宽安介绍,目前,我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近2000台,而每万名员工机器人密度对标“中国制造2025”差距更大。

  市经信委分析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总体处在2.0向3.0发展进程中。从我市规模最大的1000家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结果看,约60%企业处于工业2.0电气化生产阶段,约30%企业处于工业3.0数控化自动化阶段。“想要基本达到工业4.0两化融合水平,仍任重道远。”赵宽安说。

  围绕高端制造新动能培育,我市正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超前谋划。

  去年10月,市经信委成立专门调研组,组织高端装备发展调研。今年初,我市经信委会同财政部门启动了新一轮工业和信息化奖励扶持政策的整合完善工作。5月12日,全市制造业暨开发园区发展大会上出台了《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软件和互联网、机械及特色高端装备、汽车、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扶持引导。

  “此次政策的调整,更加突出转型升级,加大了对汽车、机械等装备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奖励标准在其他产业基础上上浮20%。”市经信委产业政策处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狠抓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领域,下一步我市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

  到2020年,全市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中智能制造项目比重达到50%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占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比重60%以上,重点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50台/万人以上,创成智能车间(工厂)50家以上、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0家以上,研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达120项以上,新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50项以上……

  以先进制造挺起扬州经济新的脊梁,一场全面推动扬州制造转型为“扬州智造”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记者 孙炎 世春 邹平 吴涛 忠祥

标签:扬州;产业;高端;项目;发展;制造;工业;智造;机器人;制造业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