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行扬州”APP提供停车诱导服务。(资料图片)
中国江苏网7月17日讯 目前,扬州市区现有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2.7万多个,对照创建标准,缺口达55%以上。今年年初的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张媛媛等10名市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强力推进停车难问题综合整治的议案》。
记者昨天从市人大获悉,市公安局、市交通产业集团日前对议案作出答复。根据答复,今年,计划实现市区至少26座公共停车场共4340个停车泊位联网接入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年内实现主城区、主要景区智能停车系统全覆盖。
代表呼吁
强力推进停车难问题综合整治
随着私家车的暴增,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张媛媛等代表认为,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是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方面,也是名城建设的必然要求。
张媛媛等代表建议,要强化规划引导。严格按照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规划的规定,明确每年停车场新建、扩建目标任务。新建建筑物配套停车场必须严格按规定标准配建停车场地。推广市政府立体停车场建设经验,在场地有限的中心城区多规划建设生态立体停车场。合理规划商业网点,避免商业网点过于集中引发车辆集聚、拥堵。
“缓解停车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综合施策。”张媛媛等代表建议,要形成工作意见,发挥各区政府、街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充分挖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等停车资源,采用错时停车等方法,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缓解停车矛盾。加快智慧交通大平台建设,交警、交投等信息互通共享。
“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张媛媛等代表建议,要加大对违停的常态化执法力度。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违停车辆,及时进行拖离。对市民反映较大的违停集中的路段,加装摄像头、加密路面巡逻,及时予以整治。加大违停查处的曝光力度,提高查处的震慑力,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部门答复
已完成智能停车监控中心建设
停车难,难到什么程度?市公安局在答复中透露,近年来,市区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市区机动车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达65万辆,市区汽车保有量达31万辆,2016年市区新增汽车6.12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市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00万辆。“因此,解决停车难、治理乱停车问题迫在眉睫。”
市交通产业集团在答复中透露了停车场建设情况。在建设公共停车场时,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立体空间,进行了多项有益的创新尝试。荷花池地下停车场是我市首个水下停车场,最深达地下三层,提供750个机动车泊位;何园停车楼是老城区首个专用停车场,地上地下共五层,提供241个机动车泊位;二十四桥停车场按生态平面要求进行建设,毗邻瘦西湖西门,提供约120个机动车泊位。
关于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建设情况,市交通产业集团透露,目前,已完成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停车基础数据库和智能停车监控中心的建设。其中,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已实现停车场车位查询、车位预约、多种方式支付、车辆不停车缴费、反向寻车、停车诱导信息发布及停车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并已接入市区范围内1030个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及何园停车楼、荷花池地下停车场、西部客运枢纽地下停车场等三处停车场的停车数据信息;停车诱导系统通过一级诱导屏、二级诱导屏、三级诱导屏和“宜行扬州”APP提供停车诱导服务。
未来计划
东圈门入口将建地下停车楼
目前,我市市区现有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2.7万多个,对照公安部、住建部2012年发布的畅通工程一等创建标准(每百辆汽车政府应提供社会公共停车泊位须≥20个),缺口达55%以上。
今后如何解决?市交通产业集团还在答复中透露下一步工作相关举措。首先是推进国庆北路(东圈门)停车场建设。建设地点选址在东圈门入口、原机关东泽园食堂和浴室位置,占地约800平方米, 拟新建地下机械式停车楼,地面建筑预计为两层,建成后可向社会提供公共停车位80-90个。目前由于该项目地处老城区,涉及古城保护、交通组织、文物考古等多方因素,具体方案还在进一步深化研究中。
“加快推进市区停车场数据资源整合。”答复透露,停车数据的采集是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的基础。2017年,计划实现市区至少26座公共停车场、共4340个停车泊位,联网接入已建成的市区智能停车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年内实现主城区、主要景区智能停车系统全覆盖。
“推进停车收费方式统一。”答复透露,为提高停车场车辆通行效率,实现车辆不停留自主缴费,按照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要求,2017年计划对4A级以上景区及国资酒店周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利用现有的市民卡,实施市区停车收费管理一卡通,开通线上扫码支付功能。 记者 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