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宝宝频繁吐奶体重不增 原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017-05-31 09: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宝宝吐奶,对于新手家长而言,是很常见的事,只要妈妈帮孩子拍后背就能缓解。可是江都区两个月的宝宝毛毛(化名),出生时是一个4公斤重的大胖小子,却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频繁吐奶,致营养严重不良,两个月体重一斤未增。

  宝宝频繁吐奶

  体重不增,肚皮见鼓

  两个月前,家住江都区的王女士(化名)和丈夫迎来了他们可爱的儿子。“孩子刚出生时有4公斤重,见着的人都说宝宝是个讨喜的大胖小子。”王女士说,毛毛刚出生时,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长得特别快。

  谁知,22天后,毛毛突然出现吐奶的情况。王女士从长辈和育儿书上知道,吐奶是宝宝常见的情形,所以每次喝过奶,都把宝宝竖起来拍后背。可没想到的是,毛毛吐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天少则一两次,多则四五次。不仅如此,他的小肚皮鼓得老高。

  “快两个月了,孩子就这样吃了吐,吐了吃,体重几乎没有增长。”王女士不敢再耽搁了,抱着毛毛前往扬大附院(扬州一院)东区医院就诊。接诊的儿外科主任刘振勇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毛毛患的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这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从发病到严重,就是几天的时间。”刘振勇告诉记者,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最早发生于生后15天,也有延迟到2个月左右才发生呕吐的。

  胃如成人大小

  微创手术为他解除病痛

  刘振勇表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早期表现与普通的溢奶很相似,但随着时间延长越吐越厉害,最厉害时会从鼻口喷射出来,医学上称为喷射性呕吐,时间长了,孩子的身体电解质会发生紊乱,营养也会出问题,小孩就会脱水、消瘦,如果不及时就医甚至会危及生命。

  当毛毛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身体电解质发生紊乱的情形。“特别是患儿的胃,撑得几乎和成人一般大小,不能再等了。”刘振勇说,经过短暂营养液调理,立刻给患儿做了微创手术。“幽门出口不梗阻了,孩子的病就好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毛毛手术后恢复得很好,6个小时后开始喝水,第二天就能喝奶了。不到两天,体重就长了半公斤。前天,毛毛已经康复出院,不仅能有力地吮吸妈妈的母乳,而且精神状况也是棒棒的。

  通讯员 仇上斌 记者 张庆萍

  【如何判断?】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记者采访了解到,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并不是一个罕见病,每年仅扬大附院(扬州一院)都会碰到10多例左右的患儿。对此,刘振勇表示,病因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局部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且在母亲产检时并不能查出。

  “好在现在已有成熟的技术水平,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儿手术,解除病痛。”刘振勇表示,家长要注意观察,需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刘振勇表示,可以通过孩子吐奶的情形来判定。他说,绝大多数新生儿都会漾奶,吐奶也很常见,如果躺着吐,抱起来体位上发生改变后就不吐了,或者抱起来拍一拍,打几个嗝就不吐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缓解的,通常不用就医。如果孩子每天都吐,并且有加重趋势,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的为奶液,并出现体重不增长、大便次数减少等情况,就要警惕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要立刻就医。

标签:吐奶;肥厚性;幽门;先天性;毛毛;宝宝;体重;刘振勇;狭窄;孩子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