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扬剧新秀汇报演出,登台演绎经典折子戏张卓君摄
中国江苏网3月24日讯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昨日的友好会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14多剧种班(扬剧)教学剧目成果汇报演出上演,30名扬剧新秀粉墨登场,亮嗓开唱,一出出经典的折子戏,在他们的演绎中,尤为显得新鲜活力。别看他们还是一帮20岁出头的年轻人,学习扬剧艺术已有十年了。
精彩演绎经典折子戏
扬剧新秀们登台满堂彩
昨天下午1点半,友好会馆化妆间,王紫薇化好妆容,等待上场,她演出的《王宝钏·花园会》,是第一个节目,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要给同学们开一个好头,打好头阵。
台上空无一物,但在王紫薇看来,却是相府的后花园,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忽然耳边传来细微求救,丫鬟打开大门,看到一位饥寒交迫的少年,倒卧在地。见他面目清俊,不由心生好感。听他讲述身世,更是芳心暗许。连忙招呼丫鬟,取出盘缠,以助前程。临行之际,反复叮咛。依依不舍,望君归来。这一段《王宝钏·花园会》,在王紫薇的演绎下,显得格外细腻传神,她将王宝钏初见薛平贵的心动和羞涩,送别薛平贵的不舍和希冀,都表演得淋漓尽致。走下台,看到老师欣慰的目光,她彻底放下心来,迅速卸妆,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
王紫薇开了个好头,扬剧新秀们纷纷登台,表演《王宝钏·三击掌》、《王宝钏·探窑》、《王宝钏·别窑》、《王宝钏·战西凉》、《鸿雁传书》、《挑帘》等诸多经典折子戏。每位演员都拿出了饱满的状态,在舞台上近乎完美地呈现。晚上的演出,游佳琦、张艺瑾等人表演的武戏,更是扣人心弦,令人大开眼界。《夜奔》、《梁祝》、《艳阳楼》等剧目,文武兼备,毫不吃力,可见这些年轻演员在“唱念做表”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
“今天的扬剧演出,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演员的身段唱腔都很出色,尽管在某些细节上,看得出还有些紧张,但是瑕不掩瑜,这些扬剧新秀,就是扬剧未来的希望。”扬剧戏迷陈周宏高兴地说道。
扬剧史上首批本科生
2年中戏学习进步明显
“在扬州演出,感到十分亲切,回来有半年时间了,这次登台表演,就是把所学的东西,尽量展示出来。”王紫薇说道,“有点紧张,但是整体还行,今天演的是文戏,我更喜欢武戏一些。”
2014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次招收扬剧学员,当时有30名扬剧青年演员参加了考试,最终录取了13人,成为扬剧史上首批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这批学生的四年课程安排为“2+1+1”,前两年在北京学习,第三年回到当地学习本剧种,第四年再去北京准备毕业大戏。
青年演员汪媛介绍,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的2年时间,主要是以京昆戏为基础,之前在扬州艺校学习的很多基本功,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无论是身段还是声腔,感觉在舞台上表演更有自信了,对于戏曲人物内心的理解,也更有心得了。“平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以前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戏剧名家,在课堂上对我们进行实际的指导,特别有收获。”
“到了北京,更能体会扬剧的优势和局限。扬剧最大的优势在于唱腔优美,曲牌丰富,很多北方剧种的同学都在赞叹,原来扬剧这么好听。当然了,扬剧也有局限,如不如北方剧种的受众面广,河南剧种演出频繁,一场剧目的巡演经常就是几十场,特别火爆。”王紫薇说道,在中国戏曲学院中,他们接触到了国内很多地方的优秀剧种,这些剧种的优点,只要想学,都能学到。
作为指导老师,国家一级演员孙爱民告诉记者,经过这2年多的学习,明显感觉到这批孩子的进步。自己在教戏时,无论是外在的表演,还是内在的情感,学生们都是一点就通,在对戏剧的理解程度上,要比2年前进步多了。
葛瑞莲、赵紫君、王瑞如等名角,更是在后台,关注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句一腔,有的老师更是甘当“绿叶”,为年轻演员们助演。
学习扬剧艺术第十年
30名青年演员没有掉队
在2014年的考试中,有13名演员进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其余的17名演员,就留在了扬剧研究所。这几年来,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也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纯熟。比如游佳琦、张艺瑾等人,他们在舞台上的呈现,已经非常成熟。“和我对戏的游佳琦,戏真好,我挺羡慕他们,平时登台表演的机会,比我们多得多。”王紫薇说道。
扬州扬剧研究所书记周寿泉介绍,尽管17名演员没有考取,但扬剧研究所从未中断过对他们的培养。从2007年进入扬州艺校扬剧班以来,就不断邀请名家前来授课,不仅是扬剧,还有裴艳玲等京昆梆大家,专程到扬州来传授拿手剧目。此外,他们也有更多的登台表演机会,所谓“百练不如一排,百排不如一演”,他们丰富的舞台经验,也让他们得以和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的演员们并驾齐驱。
“这次汇报演出,也是这一批30名扬剧青年演员的集体亮相。”周寿泉说,从2007年至今,恰好是他们进入扬剧行当的第十年。看到这批孩子,一个都没有掉队。在他们身上,完全可以看出,扬剧未来,十分可期。
记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