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古稀老人晒出1000多张票证 “一厘米”布票只够扎辫子
2017-03-23 10: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宗老展示的部分票证

  

  布票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讯 粮票、布票、盐票、肥皂票……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些票可能很陌生,但对中老年人来说,这些曾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昨天,家住沙南一村小区的宗玉祥老人翻出珍藏多年的70种1000多张票证,召集老邻居开展了一场题为“我们的生活记忆——用票证说话”的交流会。抚今追昔,一张张不同用途的票证虽然早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老居民们看着它们,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过去的生活。

  【记者探访】

  古稀老人珍藏70种1000多张票证

  走进宗玉祥家,花花绿绿的供应票证仿佛将记者带到那个特殊的“票证时代”。一批批老居民已早早来到,细细欣赏着摆放在桌子上的粮票、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洗衣粉票等各种票证。

  宗老今年71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喜欢走访大街小巷的古玩市场,见到这些票证就买下来珍藏。“除了在古玩市场‘淘宝’外,有一部分是我过去保存下来的。”如今,宗老珍藏的票证多达70种、1000多张。除了扬州本地的,还包括无锡、南京、北京等省内外城市的粮票、布票等。

  对这些票证,宗老爱不释手。他介绍,解放后,为了稳定人民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出现了极具特色的流通购物凭证,即票证。居民们耐心听着宗老的讲述,脑海里浮现出过去的生活。

  【票证故事】

  口粮供应标准分九个等级

  出差去外地得凭介绍信换粮票

  提起粮票,宗老印象非常深刻。他还记得,1953年12月1日,扬州市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1955年起,城镇居民凭粮本定量供应粮食。“居民口粮是有定量的,这是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及不同的工种,从少到多确定了九个等级的供应标准。”宗老翻阅材料告诉大家,过去像婴幼儿定量每月7斤,无劳动能力的社会居民为25斤,妇女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为28斤,中学生为32斤,钢铁工人为45斤,井下矿工为55斤。

  “以上这些均在当地供应,到异地则买不到一粒米。”宗老说,1955年9月1日,扬州开始使用江苏省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这意味着,公民出省出差、探亲访友,需拿出定量的本地粮票,凭企事业单位或居民委员会介绍信,到粮食部门指定地点更换全国粮票方能成行。

  “双蒸法”“罐蒸法”

  粗粮细粮搭着吃

  “过去人们精打细算过日子!”宗老回忆,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人们粗粮细粮搭着吃。后来连红薯也要用粮票购买了,一斤粮票可购买五斤红薯。“当年的孩子能吃上一顿红薯算是幸福的了!”

  宗老的妻子李存英回忆,上世纪60年代人们为了省着吃,发明了“双蒸法”,这也是一种蒸米饭的方法。“将米蒸两遍,使蒸出来的饭显得更多些。”李存英还介绍,为了定量吃,过去人还发明了“罐蒸法”,即将每人每天定量的米放在空罐头盒子蒸熟,每人吃每人的那一罐,互不干扰。

  过去人们都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期间有年货供应。宗老还记得,那时市场发出通知:某某购物证供应粉丝、带鱼;某某购物证供应糖果茶食。于是全家总动员,带着购物证奔波数日,才把它们按供应量全买到手。

  从3丈5尺到1丈6尺

  每人每年做一套衣服

  在宗老珍藏的布票中,记者看到一张“一厘米”布票。老人坦言,一厘米的布票也许只能换得一根扎辫子的红布。

  一些老年居民还记得,1954年9月,扬州统一实行凭布票供应棉布棉絮,暂定每人平均用布为每年3丈5尺左右。之后,随着用布量的减少,每人每年仅1丈6尺,只有一套衣服可制。“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着补丁的衣服是件很平常的事。”宗老说。

  通讯员 季红 宗玉祥

  记者 周阳 文/图

标签:票证;宗老;布票;粮票;供应;1000多张;一厘米;居民;辫子;古稀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